孔子三大弟子一般都指谁?


颜回、子贡及子路颜回:“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早期学生,亦曾出现在《论语》当中。这三人中,颜回排在第一位是根本没有争议的。――他在孔庙四配中永远排第一位,也是孔子学生中唯一一位进入孔庙四配者,历代加封。在初期汉武帝祭孔大典上,他曾经是唯一的配享者。关于此,兹不多述。――他是《论语》所载弟子中唯一姓与字相连尊称者。书中一般称之为“颜渊”。这是郑重之尊称,完全显示其在孔子学生及再传弟子中的地位。《论语》里除孔子称“子”外,孔子学生只有二个人称“子”:曾参、有若;书中有时称他们为“曾子”、“有子”。但不说明当时他们在孔门地位之高,而是因为相关篇节是这二人的学生写的,因此以“子”相称。其实曾参与有若当时在孔门地位远远不如三大弟子,这是题外话,亦不多述。――他是孔子心中的接班人。《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他这里已经把这个弟子完全等同于自己。《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记载孔子之哭只有这一次,信史上记载孔子之哭也只有这一次。――他是唯一一位孔子有誉无责的弟子。具体赞誉内容详见其后说明。另外孔子对这位爱徒有二个评语乃貌责而实誉。《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其实夸他大智若愚,把东西都装到肚子里面。不仅仅是“不愚”,而且是罕见的“智”(“知”)。《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其实是夸颜回学得好。孔子圣人,他的话有几个人能够提出不同意见呢?颜回并不仅仅从敬师考虑,才不提出不同观点的;主要是认为孔子之说近乎完美,自己未有明显可以补充与指误之处而已。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关键是孔子说得基本都是正确的,至于太为细微之处,那有必要提出吗?自己领悟老师所指即可。因此这二句话孔子似为批评,实则表扬;不但夸了学生,孔夫子也把自己夸进去了(《论语》记载了不少孔子自许甚高的言语,这暗赞自己都是程度轻的,还有更“肉麻”的自夸呢。)――他是唯一一位被记录其死及详细情况的弟子。孔子之死,在《论语》里都没有记录;而颜回却被记录。他英年早卒,《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回年二十九,发早白,早死。”(颜回具体享年尚有其它说法)《论语》里专门有四节记录颜回死之相关情况,令人难以想象。《论语》另外记录孔子学生之死,只有曾参临终前言语一节(还不是曾参之卒),而且是他学生记录下来的。――他是唯一一位受到孔子其它学生(即颜回同学)爱戴的弟子。孔子学生众多,也有一些因为性格及思想、政治观点互相看不顺眼的――但颜回却是唯一一位与其老师一样受到一致大家拥护的门人。书中尊称之为“颜渊”(子贡、子路等大弟子一般都是称字;称字在古时亦是尊称。称“曾子”“有子”是特例)。《仲尼弟子列传》:“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先进》:“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看看孔子学生不顾老师反对,坚持要为家贫的颜回厚葬来看,足见颜回在同学们心中威望之隆。――他是孔子唯一一位亦弟子亦志同道合之友者;同时颜回以父事孔子。《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先进》:“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吾不得视犹子也。””――他是孔门第一科第一人。《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入选“言语”科。季路就是子路,入选“政事”科。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德行总是排在人物评价的第一位。――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勤奋好学之弟子。《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先进》:“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子,而独许颜回为好学。好学有二个含义,一是勤奋,如此所言;二是学得好,如下所言。――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学日以进之弟子。《子罕》:“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点可以与上述勤奋好学互相参考。前面孔子许之为“好学”,其中就有学日以进之意。――他是唯一一位孔子称誉其为“仁”为“贤”之弟子。《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贫而乐道,更罕矣。《雍也》:“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我个人理解近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意。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同学当中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原因之一。孔子很少称许他人为仁,弟子中就只有颜回这一个;而且亦只说其“其心三月不违仁”。要想能够达到孔子“仁”之标准,确实难于上青天。――他是孔子称誉最为智慧之弟子。孔门四科没有“智慧”(“知”)科,但并不是说智慧不重要,而是智慧必须通过其它方式体现出来,比如在四科中表现。孔子学生中,宰我、子贡、冉有等都是以智慧著称的。《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由此可见,颜回是个温文尔雅,言语不多,注重行动之人。不仅“不愚”,而且是大智。《雍也》:“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看似少少三字,其中深意抵得人生一篇大文章。《公冶长》:“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就是向来以智骄于同学及时人、孤芳自赏、目中无人的子贡亦折服于他。这次孔子有意问子贡,显然是想杀杀子贡傲气,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子贡亦不愧智者之誉,对于孔子及颜回确实不吝敬仰与赞美之词。――他是唯一一位孔子将自己最高学说传授之的弟子。《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给许多学生讲过什么是“仁”及如何治国(“为邦”);而这二节则是最高层次的。关于“仁”之解释更是孔子不多经典释义之一,可以说是标准答案。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是,孔子在仁、智慧、好学三个方面与众学生或某个优秀学生的明显对比和赞誉;而从间接评论或教授的内容看,颜回都是得到老师的很高赞扬或小灶特别教导。综上所述,颜回主要是以仁贤、智慧、谦逊、安贫乐道、勤奋好学、注重实行而著称;而这些正是作为孔子接班人所必不可少的素质。仁、智、勇,近乎圣。仁与智,孔子已亲口许之;而勇,亦不必再多语。颜回追随老师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从容与师共论“夫子之道”(《史记?孔子世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继承宣扬老师思想;无一不是大勇者方可为之,诚乃师之风矣。以孔子之圣,选中颜回作为自己衣钵传人确实是顺理成章之事;遍观众弟子,亦无第二人可选;无怪乎颜回卒而夫子恸。颜回早卒,没有任过一官半职;因此也没有具体其它事迹记载下来。《论语》中记录他相关章节共19处,仅仅少于子贡与子路二人。子路“少孔子九岁”,早事孔子,相关章节多自是正常;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与颜回是同龄人;但因其年寿长,记录亦略多。后人谈到颜回,不仅仅惊叹于他的德行与才华,同时亦为其贫穷生活及英年早逝命运所深深打动。不惟孔子当时“哭之恸”,后世亦多少感慨天嫉英才者!余读太史公书,至《伯夷列传》之“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时哉?”,未尝不废书而叹矣。人固不能选择出身之家庭,更无法选择生活之时代。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有颜子者,卷席而从,菜色陈蔡,临不测之兵锋,宣千古之仁义,诚非大英雄所不能为之。固穷于一时,乃施惠于百代。夫子之德之功之言,固为三不朽;如颜氏小子,亦自当首配享文王之庙,与日月争辉可也。子路: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一般认为季是排行,就是伯仲叔季中的最小兄弟排行。《论语》中绝大多数时候称子路,有时也称季路(有时同一章里也是一称子路,一称季路,让人难以理解。)“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治政出色。孔门四科之“政事”科里,他在二人中居第二。《先进》:“政事:冉有,季路。”不过由于排首位的冉有德行不佳,任鲁国权臣季氏之家臣时,为之聚敛剥削民众,因此孔子公开说此人不是自己弟子,将之逐出本门,呼吁众小子群起而攻之。《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攻之,可也。””(冉求,字子有)因此冉有已经没有资格进入优秀弟子候选名单。《公冶长》:“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雍也》:“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颜渊》:“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片言折狱,孔子许之;子路政事之卓越确实让人难以想象。太史公说孔子七十子之徒,“皆异能之士也”,确实说得不错。子路对此自己也是并不谦虚。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记载(其中一段):“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这一段,将子路直爽或说急躁性格(“率尔而对”),自负不谦(治国之论),孔子的浅责之情(“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认可之意(没有明说),通过短短数十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录者颇得“微言大义”之精髓。――他对老师最为忠诚无比;孔子亦许此点。《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是对这位仅仅少自己九岁弟子的忠诚之最大信任。《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他知道孔子要骂他,但他就要这样做,以使礼仪能够符合孔子曾经有过的鲁国大夫身份。结果孔子知道后果然狠狠又训了他一顿;不过这次是责中有赞。《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吾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孔子希望看到他的爱徒如子路等亲手为他治丧,如果真有不测的话,――他重朋友情谊;然己诺。《公冶长》:“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子路无宿诺。”言出必行,诺出必践――而且做到无宿诺,实在难能可贵。――他忠君之事;勇赴卫难。孔子是大力提倡从政的。子路仕于卫,后卫有蒉聩(蒯聩)之乱,权臣孔悝助蒯聩夺卫君之位,卫出公奔鲁。时为卫大夫的子路在外,闻难而驰往。卫都城门外遇到了同仕于卫,逃难而出的子羔。他不听这位同学“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之劝告,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卫世家》里面也详细记载了子路赴卫难及就义经过,可以与《仲尼弟子列传》互为参考,兹不多述。子路孤身前赴卫国内乱,岂不可使人浮一大白乎?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至子路者,无愧贤臣忠臣之名!――他视死如归;结缨就义。子路入卫都,“造蒉聩”,要求新君杀反复无常之奸臣孔悝(蒉聩本是卫灵公之太子,卫出公之父;因私过南子,惧诛出奔。灵公亡而出公立,因此蒉聩,即庄公之立,还是有很大正统性,子路亦意不在反庄公。)蒉聩不从,又惧子路之勇力,乃登台避之。子路欲纵火燔台,蒉聩惧而下勇士击子路,戈断其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仲尼弟子列传》)方蒉聩、孔悝登台之时,子路若行,亦全忠君之名,无复性命之虞。然知难而进,从容赴死,诚乃大丈夫矣。绝缨之会,楚庄王乃见伯主之量;结缨就义,真为国士之风。无愧孔子门下尚勇之弟子。“孔子闻卫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卫世家》;高柴,字子羔。)柴之其来,固无可指责;由之其死,更显慷慨之气。圣人之智,鞭入人心,令人无可遁形。孔子早就预料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仲尼弟子列传》)。然而子路卒于主动前赴国难之中,虽不得善终;子路自可青史留名,孔子亦大可告慰于己,自己终究没有错看这位尚勇之弟子啊。――子路尚勇。尚勇虽然有时是个缺点,但许多时候也是优点。《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
部列出了七十七人名单。史称仲尼“七十七贤者”。弟子三千自然是难以互相比较,“七十子之徒”则是完全可以讨论之;尽管其中有些人的资料亦很少。那么孔子三大弟子都是谁呢?为什么我提出三大弟子而不是其它如四大或十大弟子呢?我提出三大弟子说,不是偶然的,而是根据《论语》的记录。此本经典书籍建议每一个中国人都看看,每一个地球人都看看,哪怕仅仅是为了修身齐家,而不是治国平天下亦可。这是一座你可以受用一生的宝藏。本书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在中国历史曾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书中孔子言行记录当然是最多的,其次就是三大弟子。那么三大弟子究竟是谁?就是颜回、子贡及子路。这三人成为孔子三大学生确实是实至名归;虽然后面二个没有进入孔庙四配。因为孔庙四配是儒家初期四贤者,而不是考虑范围仅仅在孔子学生当中。这三人中,颜回排第一位是根本没有争议的。――他在孔庙四配中永远排第一位,也是孔子学生中唯一一位进入孔庙四配者,历代加封。关于此,兹不多述。――他是《论语》所载弟子中唯一姓与字连称者。书中一般称之为“颜渊”。这是郑重之尊称,完全显示其在孔子学生及再传弟子中的地位。《论语》里除孔子称“子”外,孔子学生只有二个人称“子”:曾参、有若;书中有时称他们为“曾子”、“有子”。但不说明当时他们在孔门地位之高,而是因为相关篇节是这二人的学生写的,因此以“子”相称。其实曾参与有若当时在孔门地位远远不如三大弟子,这是题外话,亦不多述。――他是孔子心中的接班人。“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他这里已经把这个弟子等同于自己。“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均出于《先进》)《论语》记载孔子之哭只有这一次,历史上记载孔子之哭也只有这一次。――他是唯一一位孔子有誉无责的弟子。孔子另外二个评语乃名责而实誉。“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这其实夸他大智若愚,把东西都装到肚子里面。“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先进》)其实是夸颜回学得好。孔子圣人,他的话有几个人能够提出不同意见呢?颜回并不仅仅从敬师考虑,才不提出不同观点的。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关键是孔子说得基本都是正确的,至于太为细微之处,那有必要提出吗?自己领悟老师所指即可。因此这二句话名为批评,实则表扬;而且不仅仅夸了学生,自己也把自己夸进去了(《论语》记载了不少孔子自许甚高的言语,这暗赞自己都是程度轻的,还有更“肉麻”的自夸呢。)――他是唯一一位被记录其死及详细情况的弟子。孔子之死,在《论语》里都没有记录;而颜回却被记录。他英年早卒,《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回年二十九,发早白,早死。”颜回具体生年尚有其它说法。――他是唯一一位受到孔子其它学生(即颜回同学)爱戴的的弟子。孔子学生众多,也有一些因为性格及思想、政治观点互相看不顺眼的――但颜回是与其老师一样受到一致拥护的。书中称之为“颜渊”(子贡、子路等一般都是称字;称字古时亦是尊称。称“曾子”“有子”是特例。)。向来目中无人的子贡折服于他;――他是孔子唯一一位亦弟子亦志同道合之友者。“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述而》)――他是孔门第一科第一人。――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勤奋之弟子。――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进学之弟子。――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好学之弟子。――他是唯一一位孔子称誉其为“仁”为“贤”之弟子。――他是唯一一位孔子将自己最高学说传授之的弟子。――他是孔子称誉最为智慧之弟子。“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早期学生,亦出现在《论语》当中。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2ff3b9a975f990b62104a750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