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颍上风俗习惯


建议你登陆http://anhuiu.anhuinews.com/yingshang/来源: 八里河风景区网站 端公戏 “端公”是旧社会的一种传统职业,专门为人家唱喜道吉。民国期间,端公在沙南、沙北广大农村较为流行,1940年前后,发展成“端公戏”,它的传统剧目多低沉悲哀,如“休丁香”、“薛凤英上吊”等,很受当时民间的喜爱。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端公改行,端公戏也随之绝迹。 民间灯舞 1、龙灯:最早是单人手舞,年长日久逐渐发展为现在的龙灯。用竹篾扎制成龙的骨架,以布制成龙的体形,再用彩纸画贴成龙鳞,一般9-13节,节节相连,转动灵活。每节下安装一个木炳,舞动时由一人执柄,随龙头舞动的线路前后左右盘旋,蜿蜒起伏,多姿多彩,甚为壮观。龙灯多在元宵之夜或重大节日表演。县内各大集镇均有龙灯班。 2、旱船灯:又名彩船灯。用竹竿扎制成船的框架,以彩布绫花装饰成彩船,演员由船工、水手、旱船娘等6人组成。表演时笙笛胡琴演奏曲牌,演员围船起摆。此灯多表演一些旧的传统剧目,如《水漫金山》、《陈妙常追舟》等片断。演唱地方小曲,委婉动听,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多在农历正月十五或重大吉庆节日演出。 3、狮子灯:一般以双狮为主。每张狮皮由两人操作,一人持狮头,一人持狮身(一手紧握持狮头者的腰带;一手背后握狮尾巴摇摆),头尾配合十分默契,行动宛如真狮。表演时锣鼓齐鸣,唢呐吹奏,戏玩狮子的人扮武士状,手持绣球于两狮之间,向狮子挑逗嬉戏,双狮摇头摆尾,相互追逐,翻滚腾跳,或穿桌子,或滚绣球,或打滚戏玩,气氛欢快热闹。 4、跳马灯:俗名“犟老婆骑驴”。则男女二人扮演,以女角为主,扮为新媳妇骑驴回娘家,小叔子执鞭护送。整个舞蹈情节以“犟”为主,表现了“驴犟人更犟”的性格和叔嫂友好的亲切关系,生活气息十分强烈。5、小车灯:一般由7人扮演。一人扮推车老汉;一人扮拉车小伙,手执莲花落;一人扮新妇(俗名小车娘子)“端坐”车上;二男二女扮迎送青年,男的舞霸王鞭,女的双手执巾、扇,随锣鼓起舞,7人以新妇乘坐彩车为中心,模拟推、拉、迎、送等动作,惟妙惟肖。锣鼓一停,弦笛齐奏,边舞边唱。 6、彩轿灯:由6人扮演。取材于旧时嫁女。待嫁之女乘坐于扎制的彩轿中,前有轿帘,轿后仅一独杆,故又名“独杆轿”。一轿夫抬轿后独杆,左右伴娘各一人,迎送小伙各一名。随着锣鼓节奏,起轿发轿,轿夫诙谐打趣,嫁女及伴娘翩翩起舞,迎着小伙嬉戏寻闹,做出护轿动作。高潮时,男的滚翻鱼跃,女的襟飘带舞,别具情趣。 7、马叉:演员6-10人,扮古代武士状,头扎英雄巾,身着筒衣,袖口、领口均绣有图案花纹,腰缠绦带,脚登武士靴,通身以蓝色为主,手执马叉。杠杆两端各装三股铁叉。挥舞起来马叉在演员身上各部位上下翻滚,有时马叉骤然腾空,演员再用身体某部位承接,极为精彩。解放前,颍上最有名气的是搬运队中的马叉班。 8、肘阁:主角多以少儿扮演。以特制的铁杆,下端固定在强有力的男子肩臂、腰间,上端固定在扮演的少儿肋下、腰、腿各部位,防止晃动,保证安全。扮演传统剧目《白蛇传》中的《断桥会》、《借雨伞》、《水漫金山》等片断。 9、高跷:木棍中间各安装拐子,以托住双脚,高者3米多,低者亦在2米上下。扮演时,男绑拐子不露足,女拐两棚,上棚绑脚不露,下棚饰假金莲。扮戏有《萧恩打鱼》、《宝钗扑蝶》、《翠屏山》等。锣鼓、唢呐起奏,即走各阵式,如“十字花”、“铁锁柜”、“二龙出水”、“扯四门”等,沿街表演,情趣动人。 10、焰火:制作花炮的能工巧匠,扎制成各样焰火故事,有《老和尚搬家》、《猴子戳马蜂窝》、《八仙过海》、《火里金刚》、《火烧红莲寺》等,燃放时五彩缤纷,蔚为壮观。城乡古会多有此举。1945年秋,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在南关外体育场(今颍上一中校址)放焰火。1980年农历四月初八时,城关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时,在东关面粉厂放焰火,周围数十里群众扶老携幼赶来观看,热闹非凡。如今放焰火已经成为城乡重大节日,有组织的盛大喜庆活动。 11、锣鼓棚子:它是一种形式清雅、浑重的民间歌舞。融吹、打、歌、舞为一体。每班由10-12人组成。前面由五人敲打锣鼓开路,后面紧跟的是四人抬着一个大方桌,桌上摆放笙、箫、笛、管及弦乐之类的民间乐器。方桌的四脚上扎着彩棚,盘龙罩顶。乐队边走边打,沿街游行,并做出各种神情的表演。有鸣炮邀请演唱者,灯班停下,弹唱民间小调,跳起旱船、车灯舞,也用“四句推子”演唱故事小段。 锣鼓棚子始于何时,无考。1942年前后,城关、杨湖、南照等地都有此种灯舞,解放后失传。

88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fd4e715090306ea29cb569fa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