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河的历史渊源


阚城,一名阚乡城,阚城邑,为旧时汶上县境内古城之一,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老运河岸西,开河镇以南,横堤头以北。春秋时,阚城为鲁国下邑(小市镇)。已为许多人遗忘的鲁九公墓,就座落在其西南方2.5公里的凤凰岭南面。古阚城原立于大野泽之中。宋金以至明清,其附近曾有“西湖阚乡泽”之称《西湖,即汶上的南旺湖》;故济水支流北经城西,风景秀丽,气势磅礴,且“晨起者常于烟雾交加之会,见城堞宫室之状”(此即海市蜃楼景象。引见〈姬氏志・阚城志〉)。桓公十年(前702),鲁桓公曾游于此地,观其所象,占卜吉凶,大为感叹,告诉左右,他想死后就葬在这里。次年冬十二月,他又约宋国国君马冯在阚城举行了会谈。鲁桓公之前的魏、厉、献、真、武、懿、孝、惠、隐九位国君,均葬于曲阜城东的防山之麓。桓公死后,鲁国大夫(辅臣)们便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埋葬于阚城西南的凤凰岭南坡。其后,鲁国的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也多依照周代埋葬天子的礼仪埋葬于桓公墓以南。又因此陵墓此桓庄二公居上,所以也叫“桓庄陵”。凤凰岭东北侧原建有更衣楼(一名更新楼),为鲁国国君、大夫们前往祭祀时的更衣憩息之所。鲁昭公死在被逼逃亡之地――晋国边邑乾侯。之后,被擅权的季氏大夫埋在了鲁诸公墓道之南(外),以示死后不得意进祖茔之意。据载,对这种违反礼仪法规的葬法,当时鲁大夫驾鹅曾苦苦加以谏止。后孔子就任鲁大司寇(相当最高法院院长),主持在昭公墓南面及墓地东西两侧开掘了一条“┕┛”形沟堑,意在聚合昭公遗散在外的魂灵,使与以上诸公墓神灵相沟通。这条沟,后人命名为“孔子沟”,又名“讲沟”(寓孔子曾于此地讲学之意)。 鲁九公墓和孔子沟,直到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还存在,但一般人已不晓其由来。万历末年,附近的人从墓地下打官司掘出两条石柱,石柱上镌有游龙,并刻描有朱红对联一副:“家世西京衍豳、岐、丰、镐之旧,祚封东鲁开邢、卫、曹、滕之宗”。自此,人们始俗呼为“皇林”。不久,有些不轨之人串通起来要掘土盗墓。墓地东侧十里闸村一位姓王的农民目睹不忍,提笔书写了一首鸣不平的打油诗,张贴在附近村头上。诗云:“十里闸南三保,手持钢锥缘坡跑,打后林如蒿草”等等。那些不轨之人看了很害怕,遂不敢再行发掘。借助现代考古技术,鲁九公墓及凤凰岭等会很快确证。1948年汶上解放后,古阚城所在的开河镇一带划入梁山县界,机时位于其西南3公里许的鲁九公墓址,则仍大部分属汶上县地。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eca0c64a0ea3d76cf173fa4a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