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这个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着牛弹琴,比喻对不能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
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释义: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扩展资料
近义词:对牛鼓簧
意思:比喻对不明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释义:他们将那些不该彰明的东西彰明于世,因而最终以石之色白与质坚均独立于石头之外的迷昧而告终。晋朝郭象注写:这就像是对牛吹笙,它不明白,因而自己的道术最终也昏茫无人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牛弹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牛鼓簧

发音duì niú tán qín 解释[ 原文 ]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 [ 译文 ]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出处汉・牟融《理惑论》:“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 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 孤犊之鸣 即掉尾奋耳 蹀躞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语性贬义词【示例】:~,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近义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灯 谜:牧童拉二胡 示例: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歇后语:抱着琵琶进磨坊 典故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de56b7cfde72b48b41b30d9b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