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最早起源在哪里


关于我国舞狮的起源,有各种说法,至今尚未有定论。
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远古起源说认为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汉代起源说认为起源于汉代的“象人”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
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风靡流行。
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扩展资料:
舞狮分为北狮、南狮。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些年来亦有将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
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妙维肖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舞狮

中国舞狮的技艺,传至今日已达千百年。舞分南、北两种:北狮始於北魏年代。传说指出中国本身没有狮子,由於当时波斯人中国经商,有一位使者并向当时的皇帝介绍一种波斯国内的特产,就是名为「狮子」的威猛动物,皇帝随即问及狮子的形状,使者告之很像中国的北京狗,後来宰相命工匠制造现时的「北狮」形状来娱乐皇帝,北狮的狮艺便一直流传至今。北狮动作轻巧,以跳跃动作较多,而舞者多习北派武术。 至於,南狮刚好相反,动作大而威猛步法稳重。而南狮诞生又另有一个故事传说,相传中国古时代经常发生瘟疫,每逢发生瘟疫,每逢发生瘟疫便死人无数,幸而每次发生瘟疫不久便有一只神兽名为「年」,它行动如雷响,每次出现後瘟疫消失,由於「年」有带来好运之意,所以,人们凡是秋收後农忙已过,生活较为清闲时,便扎「年」兽,再配合鼓乐,到处舞狮辟邪,而舞者多习南派武术。 南狮种类有两种:一为佛山狮,此类型创自广东佛山县,其外形口大高身,步法阔大;另一种为鹤山狮,此类型创自广东鹤山县,其外形较扁身,嘴较长。另外,狮有以颜色来分类,一般多为黄、红、黑三种,这三种狮一般称为刘备、关公、张飞之狮子,因为刘备与一般人一样都是黄脸,所以以黄狮作代表;关公天生脸红,所以以红狮作代表;而张飞肤黑、脸黑兼须黑,所以以黑狮作代表。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c84203abe27e218c4c20bfd2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