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搿筷子有什么讲究?


民间关于筷子的起源典故有三个说法,有「神鸟救姜子牙」、「妲已用玉箸夹菜喂纣王」、「大禹用树枝捞食锅中烫食」,在这三个说法中,「大禹用树枝捞食锅中烫食」比较合理可取。相传大禹是中国用箸的第一人,大禹治理水患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都在郊野用餐,为图便捷,往往食物刚煮开就急着进食,用餐后就立即赶路。但是食物在滚热的汤中根本无法下手,于是顺应环境取材,顺手折树枝挟肉、菜来吃,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东方各国的筷子形状及涵义正常来说,筷子的形状上端为方,延至下端为圆,上粗下细,两枝平行的棍状造型,是应用杠杆原理使力。筷子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万用性,可摘取、挟取、支撑、运送、拔取、剥取、切取、撕开、刺穿、盛装、按压、分割、搅拌⋯⋯等,功能多于西式餐具。下面以东方各国论筷子的文化:中国:筷子的形状多头方尾圆,主要的好处为方形筷在餐桌上不易滚动,比较稳重,而且方形筷的表面因为平整,所以还能在筷上做画,让送礼用的筷子更精致好看。而且在中国早期办桌人员,会在喜宴上,用二十四双筷子在新娘桌上排成「
你好,如果在家宴上有人掰筷子,第一,他生气了,再也不想与家人有联系,有一刀两断的意思。
第二,他在宣誓,他要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bf9e7a7e7ce396b88fdf969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