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


公元219年,孙权派遣大军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所杀,吴、蜀两国之间结仇。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刘备称帝后的第一事情便是发动了对东吴的征讨,历称夷陵之战。

当然,夷陵之战的最终结果是蜀军大败,刘备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作为刘备帐下最重要的军师,在刘备伐吴之前,曾经力劝刘备要以大局为重,应当先以征讨曹魏为主,然而在吞并东吴,实现复兴汉室。
对于诸葛亮的多次劝解,刘备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在征讨东吴的时候,也没用让诸葛亮随大军出征出谋划策!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有多重要,用刘备的话来讲“鱼和水之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也正在诸葛亮的辅佐和指引下,刘备从一介卖草席的布衣,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建立蜀汉政权,得以和曹魏以及东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既然诸葛亮对刘备如此重要,为何在创业的过程中,刘备对诸葛亮的建议言听计从,但在征讨东吴的这件事情上,刘备为何不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而是执意征讨东吴,以至于酿成最终的惨败?
刘备征讨东吴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不知道你读懂刘备征讨东吴的真实用意没有。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刘备征讨东吴的真实用意。首先,刘备为何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不要征讨东吴。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从刘备身份前后的变化来讲。
刘备原是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在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之前,刘备只不过是一个卖草席的罢了,家境十分贫寒,纵然刘备从小有宏图大志,但一直到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前,刘备的人生一直都是碌碌而为的,他这前面20余的人生一直都在为糊口而奔波!

命运的转折往往要看是否能够把握住机会,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小就有宏图大志的刘备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自称汉皇后裔的刘备,在和关羽、张飞桃源结义后一同参军镇压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后来又在镇压张纯的叛乱中再立战功,刘备因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后来董卓权倾朝野,把控朝政,刘备又随同各路诸侯展开了对董卓的征讨。

此时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天下诸侯各自割据称雄,诸侯之间的征战更是频繁不绝。
尽管刘备从小有宏图大志,但面对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征战,势单力薄的刘备始终没有自己的一块立足之地,而是不断地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间。
建安十二年,征战多年的刘备在这一年遇到了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导师―诸葛亮。
刘备亲自前往隆中对拜访,希望孔明可以出山辅佐自己,在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隆中对》。
我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向刘备阐述分析了天下的总体形势,并且未征战半生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安身立足之所在,并预测三分天下的形式;其实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也为刘备指明了联吴抗曹的方针。

刘备在听到诸葛亮的这番话后,顿时茅塞顿开,当时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在孔明答应后,刘备和诸葛亮日日吃住在一起,让一起桃园结义的兄弟关羽和张飞非常不满。
当关羽和张飞向刘备询问是兄弟情谊重要时,还是军师诸葛亮重要时,此时刘备是这样回答:“我得孔明,如鱼得水”;此举刘备表明诸葛亮对自己的重要性要赛过兄弟情。
对于此时的刘备来讲,获得诸葛亮这种千年不遇的奇才相助,对于成就帝王之业更重要;我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获得诸葛亮的相助如同大海中迷失的一叶扁舟获得了灯塔的指引,对于成就刘备的帝王之业来讲,此时自然诸葛亮的重要性要超过关羽、张飞这等兄弟情谊。

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的预测一样,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联合联吴抗曹,在赤壁大败曹操,而后刘备借荆州进而逐步吞并荆州五郡,刘备从此有了安身立足之地。
此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预言,先后占领益州巴蜀之地,而后又占领汉中之地。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经过多年的征战,终于初步实现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的预言。
然而伴随着刘备帝王之业逐步形成,刘备和东吴之间的“盟友”关系也逐步破裂,不然怎么会有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东吴在得知刘备无意还荆州后,于是密谋趁关羽孤军北伐之际,趁机袭取荆州,最终关羽被东吴所擒获杀害。
关羽被杀,自然意味着孙刘联盟就此破裂,此时的刘备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汉中王,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公元221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此时刘备意识到称帝的时机已到,于是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义,发兵征讨东吴;此时蜀汉政权刚刚建立,政权根基和国力尚不稳定。
诸葛亮作为辅佐刘备成就帝王之业的开国元勋,自然深知和东吴开战,后果有多严重,从大局着眼出发,诸葛亮多次劝刘备应以大局为重,但此时刘备丝毫将诸葛亮的话听不进去。
此刘备非此刘备,此前的刘备一直在艰辛的创业途中,对于诸葛亮的建议自然是欣然接受,毕竟若没有诸葛亮的辅佐和指点,刘备成就帝王之业的道路还不知道要多久。
但此时刘备已经称帝,不再是过去的刘备,征战一生的刘备成就了他的帝王梦,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过去简单的主公和军师的关系,而是君臣之礼,刘备必然要保持天子的绝对权威,而此时诸葛亮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重要,这便是帝王之术。
因此对于诸葛亮劝诫自己不要征讨东吴,此时对于刘备来讲,他要保持他天子的绝对威严,皇帝要做什么就要做什么,自然对于诸葛亮的劝解,刘备根本也听不进去。

刘备征讨东吴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
刘备征讨东吴,在我看来,并不完全是为关羽报仇,而是借助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出兵攻打东吴,趁机夺回荆州,乃至灭了东吴。
关羽作为刘备桃园结义的兄弟,从刘备参军镇压黄巢起义开始就一直跟随着刘备,对刘备始终忠心不二,即使在关羽“投降”曹操后,无论曹操如何对关羽器重和赏赐,但关羽始终不为所动,后来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保护刘备的夫人一路过五关斩六回到刘备的身边。
在刘备建立帝业的过程中,关羽为刘备的帝业出生入死,可谓功勋卓著,自然刘备不会忘记和关羽的兄弟情谊。

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害,对于刘备来讲,如同断了他的一臂;失去关羽,刘备自然十分心痛,发誓要为关羽报仇雪耻。
但相比较刘备的帝业,他和关羽的兄弟情谊自然又不值得一提。
刘备称帝后,此时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很明显,北方的曹魏政权实力远远强于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
刘备一直自称自己是汉室后裔,誓言匡扶汉室为己任;面对三足鼎立的形势,此时刘备已经失去荆州,荆州有多重要,这一点我们从诸葛亮后来六次北伐可以证明。
荆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此处便是楚国的都城所在地,为古九州之一。
东汉时的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荆州的位置有多重要,无论对于蜀汉,还是东吴或者曹魏政权来讲,他们都想占据荆州这块战略要地。
对于刘备来讲,占领荆州,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另外一方面,北伐曹魏是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这要比后来诸葛亮数次出祁山北伐中原难度要小很多。
占领荆州,蜀汉便可以拥有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话语权,从居高临下来看,蜀汉可以顺江南下攻打东吴,也可以凭借此地进攻中原腹地。

相反,失去荆州这等战略要地,蜀汉政权若想北伐进攻曹魏就要绕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而且也要防范东吴随时对蜀汉腹地的进攻。
另外,对比曹魏实力来讲,东吴实力相对要弱一些,更容易吞并,一旦刘备吞并东吴,这样蜀汉就几乎完全拥有整个南方之地,便有了可以和曹魏对抗的实力,甚至灭掉曹魏也不是不可能,进而实现刘备一统天下的夙愿。
因此将刘备伐东吴,并不是完全为了关羽报仇,为关羽报仇只不过是目的之一,其实刘备伐吴,更多的还是成就自己的帝王之业。
这便是刘备的帝王之术,疑心病和皇权独尊一直是历代封建皇帝的通病,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对于跟随自己打江山的臣子们来讲,他们必然是毕恭毕敬,但一旦称帝后,他们便要保持皇帝绝对威严的一面,君臣之礼在他们眼中便是十分重要。面对诸葛亮的劝解,刘备要保持皇帝威严,又要顾念兄弟情谊和自己的帝王之业,对于诸葛亮的劝解,他自然听不进去,坚持伐吴,刘备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帝业,为关羽报仇只不过是名义罢了。

是在关羽被杀死之后,刘备准备讨伐东吴,但是诸葛亮不赞成此时出兵,也是这个时候,刘备开始对诸葛亮产生信任危机。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ad6f692a95d39fccdb5066e8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