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是什么意思?


从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并兴办私学开始,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平民子女,也可以像贵族子弟一样接受教育。在3000多年的教育史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博学之人,因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现代社会由于教育已经普遍化,尤其是我国9年义务教育制度开始实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经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随之而来的,是过度教育问题,它正在不断蚕食小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很多孩子甚至从五岁开始,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各种兴趣班。

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分年龄,以及孩子的接受能力过度教育,最终的结果往往都会背道而驰。在教育问题上,其实古人做的就非常好。
虽然古代读书人也需要背书,但是却多以了解其中的道理为主。
俗语“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就是古代教育中的精华,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实际上教育是一种具有传统性的行为,从古至今积累的大量文化知识,以及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思想,对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之道作用。
如果大家能够了解这两句俗语的含义,相信一定会教育出非常优秀的孩子。

第一、惜钱莫教子
从这句俗语的表面意思上来看,说的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千万不能过度爱惜金钱。从古至今孩子上学都需要交学费,而且购买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也都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
如果家长舍不得花这份钱,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教育孩子。
早在3000多年前,孔子兴办私学时,其实就已经定下了“学费”的基调。富人家的孩子进入学堂学习,家长需要为孩子交学费。而贫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学习,这样拿不出交学费的钱,但父母也会给老师带一些特产。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孩子几乎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成才,不惜花费重金。
虽然现在公办学校已经不用再交学费了,但是依然需要购买平时学习所用的书本和文具。尤其是一些上兴趣班的小孩,更会缴纳一些高昂的学费。
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
如果在教育上舍不得为孩子花钱,那么就未必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通过学习光宗耀祖了,但是孩子将来一定学有所成,那么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很大帮助。

第二、护短莫从师
“护短莫从师”说的是家长,如果害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那么就不要让孩子去上学。
在古代社会,老师体罚学生,其实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轻则罚站、打手板重则甚至会拳打脚踢,虽然看起来非常过分,但目的却是为了让孩子认真学习。
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提倡人人平等,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能轻易责怪孩子。即使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不认真学习的情况。或者说因为过于调皮而惹出事端,只要老师说孩子几句或体罚,那么很多家长就会气势汹汹的兴师问罪。

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传道授业的老师确实不应该体罚学生,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会赞成。但
如果家长总是担心老师会责罚孩子,那么还不如让孩子呆在家里,这样自己可以每天看着孩子,也就不用担心责罚了,但是孩子就没有学到任何文化知识。
现在都倡导人性化教学,老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平等相待的心态处之。
千万不要将个人的情绪带到教学中,应该深刻理解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才能摆正心态并避免责罚学生。

而作为家长也不能总是患得患失,由于孩子需要在学校待上一整天,所以很多家长都特别担心孩子会被老师打骂。
事实上任何队伍中都会有害群之马,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否认。但是家长也不能一竿子把一船人都打死,毕竟好老师的比例非常高。
结 语
从古代社会流传至今的俗语,其实都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俗语之一。实际上大家能够了解这两句俗语的含义,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是一项大的投资,如果舍不得花钱就不用让孩子读书,孩子在学校犯了错,作为家长的,你要庇护你的孩子就不要让他跟老师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cd21dccad2ab69cea4c6320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