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是何意?


01
不管古代还现代,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家庭中,孩子是希望,古人在教育上就有很多俗语,从这些俗语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当好父母可不容易,比如这句“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很好地说明了古人对于子女教育的看法。

在古代,有钱人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把孩子教好是需要钱的。很多贫苦家庭为了孩子能够读书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让孩子学一点文化知识。古时候的教育都是私塾教育,老师基本上都是秀才,在封建时期,秀才是很受尊重的,而不少秀才没有考中科举的话就会在家附近开私塾,教授学生,自己也能得到收入。
当地人无论穷富都会尽量把孩子送到私塾里面读书,虽然学费比较贵。但是这些家长们觉得孩子读书之后,说不定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就愿意这么做。惜钱莫教子就是古人对于教育最好的阐释,说明古人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所花的钱是值得的。

其次在古代提倡尊师重教,老师的地位非常高的,古代家长把孩子送到私塾里面就是想让老师好好管教孩子,那时候家长甚至主动要求老师体罚孩子。比如在私塾中,孩子犯了错误,老师会拿出戒尺打孩子的手心,这样孩子才能长记性,可是现在很家长太过于溺爱孩子了,有的老师一旦责罚孩子,家长就会找老师的麻烦。所以现在和过去相比,关于老师能不能体罚学生有很大争议。
02
古代的父母从不护短,孩子送到私塾就是为了让老师管教的,如果心疼孩子的话,最好不要让孩子拜师学艺,所以古人就有了护短莫从师的说法。时代虽然变了,但是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成才的期望是不变的,如今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有好成绩,丝毫不在意金钱,确实在孩子的教育上愿意付出金钱,无论家境怎么样都想让孩子读好大学。

总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很操心,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也正是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任何时代都不缺人才,这样的精神是可贵的,而家长默默付出大多是有成效的。这几句古语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关心。

他的意思是如果个人非常珍惜钱财那就不要去投资孩子,因为不舍得投资教育不出来好孩子,如果有护短的行为,那么就不要去当老师,因为会让其他人感到不公平。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524cf2d43bc55de732278cb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