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蚕吃绿色桑叶却吐出白丝?


一只蚕从出生到吐丝,要吃掉好多桑叶,而吐出来的丝,却只有所吃桑叶总量的四分之一上下。桑叶中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纤维素等。蚕吃下桑叶以后,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就开始分解桑叶。蚕儿吸收了桑叶中的蛋白质、糖类和矿物质,把纤维素排出体外。 蚕把吸收的营养,合成丝素、丝胶等蛋白质,吐出来的丝就变成白色了。
如果把蚕丝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它是由两根纤维并排构成的,每条纤维的中心是丝素,丝素的周围是丝胶。它们主要的成分都是蛋白质,而这都是蚕儿吃下桑叶加工制造出来的。 其实蚕不一定非得吃桑叶才能活下去。蚕能吃的食物,还有蒲公英叶、莴苣叶等,不下一二十种。吃下这些东西,蚕一样能吐出白色的丝。不过,蚕最习惯吃的当然是桑叶了。

吐丝习性
人们根据蚕的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习性,把蚕比作出生不久的婴儿,亲切地叫它“蚕宝宝”。其实,蚕的睡眠并不是消极的休息,而是它在成长中进行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
蚕的一生要进行四次脱皮,脱一次皮,就长一回身体,而每次脱皮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蚕睡眠时,体内并不平静。原来,蚕的脑神经能分泌一种脑激素。
脑激素又能使体内产生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保幼激素的本领是使蚕脱皮后仍然保持幼虫的面貌,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使蚕保持青春年少;而脱皮激素的功能是促使幼虫加速成熟。这两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推动着蚕的成长。当蚕到了五岁中期的时候,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基本停止,脱皮激素的机能加强起来,蚕就很快成熟了。

很多动物都吃绿色植物,而分泌出白色乳汁。蚕宝宝也一样,虽然吃绿色叶子,但吐出的丝,也绝不可能是绿的。蚕所吃的桑叶,是它用来做成丝的原料,平均1000只蚕,从出生到吐丝,需要吃掉20公斤的桑叶,但是,它们所吐出的丝,却只有半公斤左右。桑叶中的成分,大部分是水,其馀是蛋白质、醣类、脂肪、矿物质、纤维素等,而这多数的成分,会被蚕用来做成丝。蚕丝不仅只是一根丝,从显微镜下观察,它是由两根纤维并排组成的,而每条纤维的中心是「丝素」,在丝素周围则包裹著一层「丝胶」。

这两种物质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所以你将蚕丝用火一烧,就会发出氨等的臭味。蚕吃进桑叶后,它肚里的消化液和各种酵素,就会开始分解桑叶,其中蛋白质、醣类、脂肪、矿物质被吸收,但纤维素被排出变成蚕粪。吸收后的原料被加工成各种氨基酸,最后才成为丝素和丝胶。

蚕(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

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 % 以上, 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5ab055f4de8e23c7dd87089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