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全诗解释?


解释: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原诗: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无,没有。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人的脚印。孤:孤零零。
出自:唐 柳宗元《江雪》

扩展资料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
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
柳宗元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他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他一生有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永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这二者都与他复兴儒学、佐世致用的思想有关。
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
柳宗元的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原文:
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扩展资料:
柳宗元利用写诗来描绘当时的心情和背景,在宇宙的浩瀚既然如此的大,作者用了千山和万径两个词语,再加上孤舟河垂钓,这几个词倒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还有天上飞的鸟路上也没有别的人,这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作者用了绝和灭,就极大的突出了当时的寂静和沉默。
上两句描绘了当时的没有生气,但是后两句有一点点浮动的意思,也可以这么说收到前两句是写的远景,按照正常的理解他只是规划了一个轮廓罢了,不用去深入的了解,世人也想给我们这种意境。
就好像拍电影一样镜头放大了很多倍,把每个角落都给说得非常清楚,写的越细致就把有些地方夸张了,但是后面两句是突出的,更多是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这些事情给缩小了,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这样写的意思就是他非常想脱离这个世俗,但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再加上作者本身孤傲的性情,把老翁放在最后面和雪连起来,就更有画面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雪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670a3197767af6c649f10f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