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的歇后语



寿星公吊颈 严命长
察胭脂吊颈 死都要面
阿驮行路 中中地
阿茂整饼


广州话歇后语:
01  茅厕点灯-----找屎(死) 
02  成吉思汗打仔-----大汗耷细汗
03  阿茂整饼----无果样整果样
04  水瓜打狗----唔见紧桷
05  年三十晚谢灶──好做唔做
06  灶头抹布──咸湿
07  灶君上天──有果句讲果句
08  寿星公吊颈──嫌命长
09  陈年中草药──发烂渣
10  灶君跌落镬──精(蒸)神
11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12  阿崩养猫──转性
13  卖鱼佬──有声(腥)气
14  卖鲩鱼尾──搭嘴
15  细佬哥剃头──就快就快
16  肥佬着笠衫──几大就几大
17  神台猫屎──神憎鬼厌
18  南无佬跌落粪坑──无晒符
19  屎忽窟生疮──无眼睇
20  咸蛋滚汤──心都实晒
21  瓦檐狮子──叻到满
22  跪地喂猪母──睇钱份上
23  床底破柴──撞晒大板
24  老婆担遮──阴功(公)
25  投石落屎坑──激起公愤(恭粪)
26  火烧猪头──熟口熟面
27  天堂尿壶──全神贯注
28  老公泼扇──凄(妻)凉
29  撒路溪钱──吸引死人
30  黄皮树了哥──唔熟唔食
扩展资料: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广东粤方言在海外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美国纽约、三藩市,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处广泛流行。广东使用粤语人数约在3800万左右,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
根据李新魁先生的研究,粤方言的形成包括5个历史层次:
第一个历史层次,是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有大量的楚人来到岭南,才开始大规模地传播汉语,是粤方言分化的最初阶段。所以,楚方言的一些词语,仍保留在今天的粤方言之中。如《初学记>卷十九引《通俗文》谓“南楚以美色为娃”,《说文》也说“吴楚之间谓好曰娃”。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谓“娃”为於乖切,音义均与广州话称美(鲜艳)为[wei55]相合;又如扬雄《方言》作“南楚谓眄曰睇”,这个睇即是广州话表“看”的。
第二个历史层次,是秦汉时期。粤方言接受中原汉语更多的影响,原住民民族语言―古百越语的许多特点也在粤方言中沉淀下来。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古百越语在现代粤方言里所占的比例约为20%(李敬忠,1991年)。这个统计数字不一定很准确,但粤方言中有比较多的古越语的成分却是语言学界不争的一个事实。如粤方言入声字按主要元音长短不同分化成3个调或4个调,即与古百越语的“后代”――壮侗语关系十分密切。
第三个历史层次,是在晋代。中原相继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大批士民向南迁徙,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汉语,又给正在形成的粤方言增加了新的影响,使粤方言接受更多汉语共同语的特点。如斗门、新会、台山、开平、恩平等地的粤方言,鼻音声母带有同部位的塞音,读为[mb、nd、ηg],即反映了魏晋时期中原汉语的语音特点。
第四个历史层次,是在唐代。粤方言逐渐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方言,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语音体系和词汇系统以及语法结构。如今天粤方言的语音系统,与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即《切韵》音系(中古音系)有着极其严整的对应规律,如阳声韵-m、-n、-η三分,入声韵-p、-t、-k三分等,即今天粤方言的语音面貌表现出了与隋唐汉语共同语十分接近的现象。
第五个历史层次,是在宋代以后。宋代的粤方言,大概已与现代的粤方言相差无几,它所用的语音和词汇,可能已经奠定了现代粤方言的基础。
粤方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历史过程。研究粤方言的形成,必须同时注意岭南土著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双重因素,正如袁家骅先生等著的《汉语方言概要》所说的,“造成粤方言特殊地位的原因,固然主要应该从汉民族入粤的复杂过程中去寻找。但是,我们还不能不注意另外一个对方言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那就是民族杂居而产生的语言相互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粤语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52f44eefb4417fccb2775c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