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驴打滚的来历



驴打滚的来历:相传是当年清朝的御膳房里,御厨本来为皇上做了一道蒸年糕,小太监刚刚端起来准备给皇上送去时,不小心将年糕掉进了一个盛满豆面的桶
当拿出年糕后发现上面已经沾满了豆面,怎么也弄不干净,这时再重新做一道新的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小太监只好硬着头皮将这个沾满豆面的年糕呈给了皇上。皇上看到后很惊讶,就问他这是什么菜。
小太监急中生智编出了一个名字,说这道菜叫做驴打滚,因为很像驴在黄土上打滚后浑身沾满黄土的样子。

皇上吃后,觉得年糕沾上豆面口感很好,就问小太监是怎么做的。这时小太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皇上,皇上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了他。从此驴打滚这道小吃就成了北京地道的当地小吃。


其实,驴打滚真正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非常好看加上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尘土,因此而得名。
驴打滚软绵清香,入口嫩甜,颜色多样,一层淡淡的黄色下包裹着深深的棕色,光看便会让人垂涎欲滴。夹起一块放到嘴里,一股香甜之味刺激着味蕾,令人口舌生津。细细品尝,驴打滚虽甜却不腻,虽粘却不糊,淡淡的清甜入口,让人欲罢不能。
驴打滚和诸多北京小吃一样呢,它已经不再着眼于吃,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北京传承已久的文化。
它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欢,许多外宾也都交口称赞。在2014年APEC期间的国宴上,驴打滚就和豌豆黄、艾窝窝等一起作为中国传统特色小吃端上了餐桌。


北京小吃驴打滚的来历是:
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
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驴打滚的特色:
驴打滚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自古以来承德地区就盛产一种黍米。
据《热河志・物产》记载:“黍,土人称为黄米”。这种黍米,性粘,承德叫黄米,可闷干饭,或碾成粉用来做粘豆包、年糕和“驴打滚”。
喜吃粘食本来是满族人的传统,因为满族的狩猎生活,经常是早出晚归,吃粘食耐饿。“驴打滚”就是在200多年前从粘食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ab0772afcf527379f9d0368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