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布袋戏?


台湾的传统偶戏表演艺术有三种:提线傀儡戏、掌中戏(布袋戏)、皮影戏。这三种偶戏都是十九世纪以后,随著中国福建、广东地区的汉人移民一同移入而发展沿续下来,其中是以布袋戏在台湾的发展与改变最大。台湾新文化的创造,是民族融合开创的光荣积极表现;台湾文化的改变,是外来政治势力压迫下的消极悲情,台湾布袋戏的演出文化便是在这样复杂环境下的发展。 相对於中国布袋戏而言,台湾布袋戏不但在表演技艺上有许多的改变和创新的发展,在戏曲音乐、演出形态、戏剧故事和审美趣味上,又已经是完全不同於中国布袋戏,正如同艺术文化随著不同的社会形态、人文组成以及不同的政治环境而造成的改变,原是很自然的道理,虽然台湾的人口组合是以来自中国地区的汉人为主要,初期的台湾文化基本上也是来自中国移民,然而经过三百年对大陆政治上的对抗、在文化上是有条件和选择性的吸收、以及外环海洋文化的洗礼(包括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欧海洋强权、日本殖民时期对「南进基地」台湾的建设,以及战后美国文化的影响),现代台湾民族的组合以及文化形态早已经不同於中国的民族文化。然而,台湾因为在海洋地理交通的位置特殊,又位於庞大中国大陆的外海,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帝国主义蛮横的政治压迫,一如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主义心态,认为台湾和朝鲜以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各国,都是帝国主义者的圈地一样,来自中国政治势力对新台湾的发展与改变是特别的明显。对台湾布袋戏表演文化的影响最大的也是来自三个不同时期的政治势力的干涉:中国清帝国、日本帝国和中国蒋介石政权。 台湾早期布袋戏的演出形态,沿袭中国原有的模式,但是随著台湾社会的逐渐繁荣和经济、文化、政治的特殊背景,以及许多优秀艺人的创造改革,台湾布袋戏也衍生出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艺术形象与观赏趣味,不断的在改变当中,不但创造出台湾布袋戏的独特艺术文化,许多艺人也创造出个人的表演艺术风格,开创门派而人才辈出,中国与台湾布袋戏艺人仍有往来,而以福建泉州艺人来台居多。布袋戏初传台湾,演出方式和内容,本地艺人仍在吸收阶段,谈不上有何特色,一般称之为「笼底戏」,意思是这些戏是放在戏箱(台湾话称做戏笼)底下,代代相传的。二十世纪初,是台湾的布袋戏本土化的开始,因为布袋戏的普遍,原有的戏剧故事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希求,艺人开始以布袋戏演出当时所流行的北管戏(人戏),有更多的征战武戏、剧情紧凑热闹、音乐高亢激昂,「北管布袋戏」很快的取代了原有的中国布袋戏的演出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本地艺人又加进了许多武打的招式和配合音乐节奏的身段动作,例如跳窗、翻滚、对打、跳台……等,口白也较本土化。后来除了援用北管戏曲音乐之外,演出的内容多是改编自章回演义小说的戏出,这种演出方式,基上是要靠艺人自己对的布袋戏表演艺术的领悟力和个人的艺术及文学涵养去发挥。而艺人称这种小说改编的布袋戏叫做「小说戏」,又分几种不同的形式内容,以历史章回小说改编的称为「历史戏」,例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以侠义章回小说改编的称「剑侠戏」,例如七侠五义。而以清官办案为主的称为「公案戏」,如: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不过小说戏其实在情节内容上有许多的性质,如包公案虽是公案戏,但内容上又包括了「剑侠戏」、「家庭剧」、「爱情戏」,同时包括部份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因此一般布袋戏艺人将小说戏分成这许多类别,主要是就演出当时的内容而言,并无特别固定得演出模式,因为每个艺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有人擅於剑侠戏、有人擅於历史戏。以小说布袋戏盛行的阶段而言,在台湾南部布袋戏界有所谓的「五大柱」:一岱,即虎尾「五洲园」开山祖黄海岱,擅长公案戏和诗词口白;二祥,西螺「新兴阁」钟任祥,擅演剑侠戏;三仙,台南关庙「玉泉阁」开山祖,人称「仙仔师」的黄添泉,精於武打戏;四田,台南麻豆「锦花阁」的「田仔师」胡金柱,擅长笑科戏;五崇,屏东东港「复兴社」的卢崇义,擅於风情戏(爱情戏)。 台湾布袋戏自清末民初,开始创造出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艺术形象与观赏趣味以来,其衍变发展之大、影响之广,超乎台湾其它的戏剧,布袋戏班几乎遍布全台各地,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种。一直到二次大战末期,日本殖民政府强迫推行「皇民化运动」,强制演出「皇民剧」(日本幕府时期的武士道剧情),而且全台仅有七个布袋戏班被准许演出,又将台湾最优秀、技艺最精的艺人组合为「移动艺能奉公会」,做为劳军演出及政治宣传的剧队,这一段期间的组合,也促使艺人有机会互相切磋掌中技艺,而「皇民剧」的舞台、灯光、唱片、写实立体布景、木偶造型改变、武士道剧情和砍杀对招方式等,对后来台湾布袋戏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二次大战结束之初,民间演戏活动恢复盛况,但是一九四七年二月台湾发生反抗中国人统治的「二二八抗暴事件」,初掌台湾的中国统治者,对台湾人民聚会感到强烈的害怕,尤其演戏聚众更让统治者敏感。为此,来自中国的统治者以不准私人聚会为理由,禁止露天的搭台演戏达一年以上,除了部份艺人被迫放弃演戏之外,一部份艺人们只得转入戏院以卖门票方式继续演戏营生,在戏院的商业性演出,卖座的多寡决定戏班的生存,而布袋戏传统的戏台小、戏偶更小,在进入戏院之后,为吸收更多的观众,於是开始加大戏台、改变舞台形式、增加立体布景、加大改变戏偶造型,以期让站得远的观众也能看得清楚,而这些戏剧形式的改变正是来自日本殖民政府的「皇民化运动」时期的改革经验。 而改变最大的是在进入商业剧场之后,竞争性更强,为紧紧拉住观众,首先就是从剧情上著手,每天的连续剧情紧紧相扣,每天都有新的刺激、紧张、悬疑……,布袋戏发展到此阶段,传统的剧情和章回小说的内容已经不敷使用了,开始有人自编故事剧情,剧情不外「恩、怨、情、仇」,而以「东南派、西北派」、「少林、武当」……两派的对峙为主轴,一反一正的武林斗争、江湖恩怨,两方仇杀永无止境,每天戏都演到快要有结果的时候,就在「结果如何?请看明天」的口白下结束演出,观众每天都被等待「明天揭晓」的心情所吸引而欲罢不能,还是每天进场看戏,这便是近代台湾发展出来的「金光布袋戏」,一方面也是刚退败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对思想的严厉控制,除了造反、贪官、谋财、害命、迷信的故事(例如《水浒传》)不能演出之外,凡是失败、悲剧为结局的戏剧常常触犯到政治上的禁忌,虽然中国历史小说的题材非常的多,但观众已经不感到新鲜,而且演出中国历史剧最常触犯政治禁忌(当时的思想警察太多,这种人有一点学术教育,但又不高,在思考逻辑上是令人想像不到的可怕又可恶),因此演出没有历史背景的古代戏、不会牵涉到现实思想的武侠剧,因为戏剧故事是艺人自编的,观众喜欢,艺人就可以有永远演不完的戏剧故事,只要不断强调「忠孝节义」或「邪不胜正」,大多不会让思想警察找到麻烦(演出的剧情要经过政府的审核许可,在当时艺人也曾经被迫演出象徵蒋政权反攻大陆,打败共产党的戏剧,一直到一九八○年代还有人在布袋戏中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因为这种布袋戏常会用五彩布来表示人物的武功很厉害,脑门或口中会「吐剑光」飞剑杀人,重要角色的功夫都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63f1191c8f4748b7b768f17f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