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加官的具体介绍


旧时戏班中演出习俗。19世纪下半期(清同光年间),凡新戏园落成开业或旧戏园易主开张,在首场夜戏演出中,必先于闹台锣鼓[将军令]演奏毕,正戏开演之前,加演由独角表演的舞蹈戏《跳加官》与《跳财神》以志吉庆。京班戏园中遇有请客串登台献艺者,其出台之前,亦必加演《跳加官》节目。加官多由生脚演员扮演,出场时头戴相纱、面具,身着大红或黄色或绿色加官解袍,手执一迭条幅,上书“天官赐福”、“加官进爵”、“一品当朝”、“富贵长春”等字样。表演者和着场面鼓乐的节奏,灵活运用各种夸张性身段、步法,循着独特的舞蹈程式,欣然起舞,边舞边“跳”,边向台下逐一展示条幅上的吉祥词语,摆出各种富有塑型美的亮相架势,形成庄严而热烈的艺术效果,借以向观众表示祝贺与欢迎。昆班与徽班都于《跳加官》、《跳财神》之后,更有一副末登场,口宣吉语。因表演者只有念白,并无肢体动作,与加官、财神之演法适相反,故市人有“只动手不动口”(加官、财神),“只动口不动手”(副末)的俗谚。清代末期,昆班演剧中已不跳加官,京班戏园除岁末年初加演外,平时亦不多见,惟徽班戏园和堂会演剧中仍保留此习。清代,当戏园盛行跳加官之际,在上海民间的一些婚寿喜庆堂会上,亦必于正戏开演之前加演之,此习一直沿袭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凡戏班承应堂会,在演出中,如遇有官场显贵或工商界巨子入场观剧,不论台上戏演至何处,务必暂停,改由扮加官之演员出场献舞,以加官与财神巧妙融合的“跳”法,展示“连升三级”、“招财进宝”、“鸿福齐天”等条幅,以示恭迎。这时,入场者当酬以赏资。此种跳加官在某些盛大堂会上,可多达数次乃至数十次,戏班所获赏费亦颇可观。五十年代后,跳加官在戏曲舞台上已不复可见。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5a1ecb0bf5854186da10216f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