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都有什么庄稼


一、农田:又称为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基本农田是指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二、 庄稼:1.农作物(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河滩上有树,河坪地里还有庄稼。”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2、庄稼的种类1)、谷类作物(禾本科):又分米类和麦类两种,其中米类主要有稻米、玉米、高梁、小米、粟等;麦类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青稞等。2)、豆类作物:主要包括大豆、小豆、绿豆、蚕豆、豌豆等。3)、薯类作物:主要是甘薯和马铃薯等。(注:小麦、水稻、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人们通常称稻、禾、稷、麦、豆为“五谷”。同时,又把除水稻、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作物,统称杂粮。杂粮的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在我国广大的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杂粮种植仍占很大的比重)。4)、桑、麻、棉花中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相传蚕桑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后妃――嫘祖。明中期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尤其是棉花种植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明代农业新发展的表现之一。3.蔬果庄稼,虽然是以禾谷类粮食作物为主,但同时也包括一些蔬菜和果树作物。古人总是将饥和馑联系在一起。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为了弥补主食的不足,中国蔬菜的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其中原产于中国的最主要的有:白菜、萝卜、芥菜等。引进的品种则主要有黄瓜、茄子和辣椒等。果树,如桃、李、杏、梨、柿、枣和栗等。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常绿果树有柑桔、橙、柚和龙眼、荔枝、枇杷等。其中桃在中国的栽培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5)、茶茶是当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不仅在世界上最先发现了茶的功效,也最早发明了茶叶加工技术和把茶对驯化培育为一种重要的栽培作物。三、相关资料: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到1950年,粮食品种是指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杂粮七大品类。1952年,粮食减为四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和薯类。1957年,粮食增为五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杂粮和薯类。1971年又把杂粮类改为“玉米”等,粮食为新五大品类:小麦、大米、大豆、玉米、薯类。1979年后《辞海》对粮食的解释是各种主要食料的总称,如小麦、高粱、玉米、薯类等。1996年根据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列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谷子、高粱、其他杂粮。1990年,国家粮食定购的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在粮食商品类中,粮食根据其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四类:1、原粮2、成品粮3、混合粮、4贸易粮。国际通用的粮食品种概念。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所列的详细FOOD产品目录由八大类106种:1、谷物类8种;2、块根和块茎作物类5种;3、豆类5种;4、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13种;5、蔬菜和瓜类20种;6、糖料作物3种;7水果、浆果24种;8、家畜、家禽、畜产品28种。粮食品种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赋予它更新的内涵和外延。这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渐提高的体现。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44a60c4e31b1c0a756cb31e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