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在哪出家啊?


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
鲁达在赵员外庄中住了七八日,得知官府缉捕甚紧,便打算离去。赵员外早先在附近五台山文殊院买有一道五花度牒,便趁机建议鲁达到文殊院出家,以躲避官府的缉捕。
鲁达自思无处可去,遂同意出家,与赵员外一同前往五台山。赵员外出资重修文殊院,请求住持智真长老为自己的“表弟”鲁达剃度。
他瞒下了鲁达杀人之事,只称其是“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文殊院的首座、维那等职事僧因鲁达“形容丑恶,貌相凶顽”。
认为他不像个出家人模样,担心日后会累及山门,纷纷建议智真长老不要收留鲁达。智真长老却认为鲁达心地刚直,称其“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
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他力排众议,坚持为鲁达剃度,并赐其法名“智深”。从此,鲁达便在文殊院做了和尚,改叫鲁智深。

扩展资料:
鲁智深在五台山的文殊寺中,不知不觉得已经住了四五个月。正好到了冬天,鲁智深觉得坐的时间太长了,就想出去转转。有一天天气十分不错,鲁智深穿好衣服,大步走出寺庙。
四处闲逛走到半山腰,看见一个亭子,坐下想道:“我做提辖的时候每天有酒有肉如今做了和尚,每天就只吃素食,一点油水也不见。赵员外这几天也不说派人给我送点好吃的。
嘴里都寡淡的很啊,要是现在有点酒喝到也是可以啊。”正想着喝酒,远远的看见有一个男人挑着两个桶,唱着山歌,朝亭子走了过来。不一会,男人走到亭子跟前,放下桶,稍作歇息。
鲁智深问道:“你那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啊?”那个男人说道:“这是好酒。”鲁智深又说:“你的酒卖多少钱一桶?”那个男人说:“和尚,你这是和我开什么玩笑?”
鲁智深说:“我和你开什么玩笑!”那个男人说:“我这是把酒挑到寺庙里给工人们喝的,庙里的师傅们都和我相熟,我要是把这酒卖给你,我以后还能上去送酒吗?”
鲁智深说:“真不卖?”男人说:“你就是杀了我,这酒也不能卖给你。”鲁智深说:“我也不杀你,只是想问你买点酒喝。”那个男人见情况不对,挑起担子就想走。
鲁智深跳下亭子,轻轻一踢,男人就蹲在地上,半天起不来。鲁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到亭子上,从地下拿起瓢,打开酒桶,就那么一瓢一瓢的舀冷酒喝。不一会,两桶酒就喝完了一桶。
鲁智深说:“你明天来寺庙里要酒钱。”那男人也稍微不疼了,哪敢再上山,把那一桶酒匀了一半到空酒桶里,提起桶下山了。鲁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天,酒劲上来了,走下亭子。
感觉有点晕晕乎乎的,又找了一个树根坐下休息,感觉酒劲越来越大。一会鲁智深觉得酒劲下去了,就上山了。鲁智深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早就看见了他,拿着竹棍来到山门下。
拦住鲁智深便骂道:你是佛门弟子,为什么喝的烂醉上山。如果你不眼瞎,就看见寺庙的规矩,如果又和尚喝酒,罚打四十竹棍,赶出寺院;如果门子让你进寺庙,也会受罚十下。
你赶紧走吧,我就不打你了”鲁智深本来是提辖,又是第一次做和尚,瞪起眼睛骂:“你两个瓜娃子,要和我打,我就和你们比试比试!”门子看见情况不好,一个赶紧跑回寺院报告监寺。
一个假装拿竹棍拦他。鲁智深用手把棍子往身后一拨,张开五个手指,对着门子就是一巴掌,门子差点摔倒,然后又是一下,直接打倒在地,苦苦叫唤。鲁智深说:“我就先饶了你。”
摇摇晃晃地走进寺庙。监寺听到门子的汇报,叫起寺庙的二三十个人,都拿的白木棒,从西廊跑出来,正好碰见鲁智深。鲁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朝一群人撞过来。
一群人赶紧躲进房间锁上了门,鲁智深三两下把门打开,抢了众人的木棒,二三十人又从房间里跑了出来,监寺见情况不好,赶紧汇报长老。长老知道后。
赶忙带了几个人过来喝道:“鲁智深你不得无礼!”鲁智深虽然喝酒醉了,却认得来的人是长老。”把木棍扔了,对长老说:“我就是喝了几碗酒,又没打他们,他们就要和我打。”
长老道:“你看在我的面子上,现在快去睡觉,明天起来再说。”鲁智深道:“我不给你面子,他们要和我比试,我就要和他们打。”结果就倒地睡着了,长老叫侍者扶着鲁智深到禅床上睡觉。
众多人像长老抱怨,长老看在赵员外的份上给鲁智深说情。第二天又教训了鲁智深一顿,鲁智深连连道歉,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了,长老给了他一双鞋,就让他吃饭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答:鲁智深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 作品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作者简介:施耐庵原籍苏州,于元贞二年(1296)生于兴化,舟人之子,十三岁入私塾,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或三十岁中举,三十五岁中进士。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七十一岁或七十二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七十五岁,为洪武三年(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1a3c64bc256593aa55cfcf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