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如果公章不小心丢了怎么办?


想到脑洞大开,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现代公章很重要,那古代公章呢?要是公章丢了咋办?
在古代,公章一般指的是官印,官印就是皇权的象征,是皇权的延伸,所有的官印都是由吏部颁发给官员们的,合法正当拥有官印的人就是封建王朝中被法律所承认,被皇帝所授权的正式官员。


而如果官员丢失官印或非法私刻官印,那么对将会有很严重的惩罚,官员丢失官印降职都是最轻的,如果官印造成其它巨大的影响或破坏,可能会为自己招来大祸。私刻官印更是大罪,一般都是直接死刑。
因为丢失官印或者私刻官印都是对封建王朝皇权的不重视或者藐视,也破坏了官场秩序,所以丢失公章的罪责不小,私刻官印更是重罪。


由于官印的特殊性,不管是保管还是使用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和手续。以唐代中书门下即政事堂的“堂印”为例,所有需要用印的公文,必须经过主管长官的判署、签押,然后吏员重新誉写校对一遍后,再由政事堂的主官进行审核,确认再三之后,再由专人取出堂印,进行盖印。


明朝则更为严厉,不论皇帝颁布的诏书还是六部衙门的文书,在印章使用上规定都非常严格。
漏使、错用印信将受到极其严厉处罚,《大明律例》规定,“凡各衙门行移出外文书,漏使印信者当该吏典对同首领官并承发各杖六十。全不用印者,各杖八十。干碍调拨军马、供边方军需钱粮者,杖一百,因而失误军机者,斩”“倒用印信者,照漏用律,杖六十”“盗用印信及在空白纸上用印者,依照刑律‘诈伪’条论斩;借用印信,依照礼律‘上书陈言条论斩。一个个斩字让人不寒而栗。


正因为如此,很多贪官污吏想要陷害清廉正直的好官,也经常从官印上作文章,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明朝宣德年间,御史李浚奉命赶赴浙江钱塘县督办粮食储存事宜。当地的县令贪污不少,就想办法陷害李浚,让他不能查自己。
县令将自己的一名忠心的仆人安插到李浚身边,然后伺机偷走了李浚的官印。当李浚回来的时候,发现官印被偷,大惊失色,因为按照大明律例,丢失官印,小则降职免职,大则有可能惹上杀身之祸,经过冷静的思考,他认为官印有可能是县令指示干的。但是他不能兴师动众闹得满城风雨,因为这是将县令逼上绝路,只会让对方将官印隐藏得更隐秘甚至直接销毁,来个死无对证,而且丢失官印的消息传开,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负面形象。
于是李浚想了一个绝妙注意,他带着空的官印盒子盛情邀请县令来府中,大摆宴席招待他,正当两人酒酣耳熟之际,李府仆人惊慌向李浚报告家里走水了,李浚装作慌忙的样子将空印盒子交到县令手上并大声吩咐:“官印重要,请妥替保管,明日送还,眼下救火要紧…”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跑去救火了,这火是李浚指示仆人干的,火势不大,不久便被扑灭。
但是麻爪的却是县令,他知道这个装官印的盒子是没有官印的,是个空盒子,这个盒子在自己手上转了一圈,李浚以后可以指责自己弄丢了上司官印,那是万万吃罪不起的,无奈之下,只能将偷过来的官印重新还回去。
次日,当李浚看到印盒中安放着那枚失而复得、毫发无损的官印,李浚与县令两人目光对视,心照不宜地笑了。
就这样,李浚通过自己的智慧追回了自己的官印,后来,李浚查到了县令贪赃枉法的证据,直接将县令绳之于法。
不管古代历史故事还是现代现实事件,都说明了公章的重要作用。


这也为大家提了醒: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涉及到与公章有关的相关活动中,都要从法律的角度警惕用公章的风险,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也能降低自己的风险。

如果公章丢了会受到比较严重的惩罚,可能会被砍头。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406b1b8e663a888e9494052a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