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放粮成语


  包公陈州放粮的传说    包公(公元旦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史、龙图阁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冬,陈州发生雪灾,冻折桑枣。春蚕遭害,二麦不熟,饿殍遍野,次年春蚕茧只收入三五成。包公向宋仁宗上奏《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极力呼吁“各纳正税本色钱,权免今年折变。”使一方生灵有再萝之望。  《陈州府志》记载:“朝廷命贵叔曹某往监粮”,其人凭宠怙势,搀秕糠掊克,民苦不胜。事闻赐金牌,命拯往廉之,拯潜入陈城,杂郡民中求粮,忤豪族,受羁。因出金牌示之,众皆震栗,正刑明禁,豪贵伏诛,民赖生活。”意说国舅等贪官污吏趁机搜刮民财,鱼肉乡里。包公为救灾民,惩治贪官,于京城汴京(今开封)下陈州。国舅听西宫娘娘传信,包公要来,严密封锁陈州城门,不让包公进城,包公无法入城,正巧碰到妓女林氏被国舅召幸,包公便替林氏赶驴,扮王八,冒充妓女老鸨混进陈州城。包公时年45岁,因此直到现在,陈州人还忌讳45岁,凡是45岁的人都称到了“骂年”的年龄,或者说成46岁和44岁。包公进了陈州城,查清了国舅的罪恶,在金龙桥铡了国舅。后来,金龙桥旁生长的结巴草根都是红的,老百姓说那是国舅的血染的。包公铡了国舅后,开仓放粮,把国舅米中掺的砂子筛出,光筛出的砂子堆积几丈高,现在城东有个大土堆叫平粮台,当地人说就是包公从米中筛出的砂子堆积的,包公下陈州放粮,救了数万生灵。陈州为感谢包拯恩德,明代在城西北隅建包公祠,以纪念这位不畏权贵、清正廉明的“包青天”,这表达了历朝历代的百姓对清官的敬仰拥戴。

包公放粮----为穷人着想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3ad8559ad4faaa0b2c021b56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