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杨柳三千里,引的春风度玉关”。出自何处?化用了谁的诗句?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说的是左宗棠当年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情景,他的军队同时也是一支种树的排头兵,到处种树,种了几十万株树,后人把它叫做左公柳。 这首诗的作者是杨昌浚,他曾是左宗棠湘军中的一员得力大将,他把唐代诗人王之焕一首《凉洲词》“ 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彻底改写了。他让“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玉门关外戈壁荒滩,连春风都不愿眷顾,偏偏被杨昌浚的词给引了进去,这“春风一度”足以让后人记得。他本是一名带兵打仗之人,因为这一首诗从而被列入清代诗人的行列。

作者是杨昌浚120多年前,左宗棠率兵西征,收复新疆并进而开发和经营西北。其中发动军士沿途植树就是一件功在当时、利及后世的善举。左宗棠在一封书札中曾谈到,“兰州东路所种之树,密如木城,行列整齐。栽活之树,皆在山坡高阜,须浇过三伏,乃免枯槁,又不能杂用苦水,用水更勤。”(《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24第17页)可见在西北的黄土高坡上植树是何等艰难。尽管如此,左军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边进军,边植树,并取得巨大成功。1880年,左宗棠离开西北返京途中看到,“道旁所种之柳业已成林,自嘉峪关至省(兰州)除碱地砂碛外,拱把之树连接不断。”(《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37)这些郁郁葱葱的杨柳被人亲切地称誉为“左公柳”。当时还有人写下了关于“左公柳”的七言绝句,因脍炙人口,被人们广为传颂。 1893年初秋,曾进军新疆并屯垦戍边多年的王震老将军约见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认为80年代初史学界公正、客观地评价左宗棠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王震说:“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历史人物要恢复其本来面目。凡是对国家民族有功的人,都应该给予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力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王震同志回忆他建国初期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他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王震还非常兴奋地低吟左宗棠驻军新疆时一位同乡赠他的诗: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321085501abc5a4ed24b639c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