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 与 魔鬼的海 现象解释


文章比较长,慢慢看吧。1.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海市蜃楼。我国山东蓬莱海面上常出现这种幻景,古人归因于蛟龙之属的蜃,吐气而成楼台城廓,因而得名。海市蜃楼是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 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一只杯子,倒入大半杯水,放在太阳光下,再在杯中插入一根筷子。这是你看到水中的筷子和水面上的筷子象折段一样。这是光线折射造成的;光在同一密度的空气中行进时,光的速度不变,始终以直线的方向前进;但当光倾斜地由空气进入水的时候,水的密度变了,光的速度就会发生改变,并使前进的方向发生曲折。 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 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在海面或江面上,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海市蜃楼”的现象。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因海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对光线折射而产生的。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史书记载《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日“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文忠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南宋遗民人林景熙的〈蜃说〉,全文一百多字,是描写海市蜃楼最好的一篇散文。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蜃气楼台之说,出天官书,其来远矣。或以蜃为大蛤,月令所谓雉入大海为蜃是也。或以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然海滨之地,未尝见有楼台之状。惟登州海市,世传道之,疑以为蜃气所致。苏长公海市诗序谓其尝出于春夏,岁晚不复见,公祷于海神之庙,明日见焉。是又以为可祷,则非蜃气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莱阳董樵云:登州海市,不止幻楼台殿阁之形,一日见战舰百余,旌仗森然,且有金鼓声。顷之,脱入水。又云,崇祯三年,樵赴登州,知府肖鱼小试,适门吏报海市。盖其俗,遇海市必击鼓报官也。肖率诸童子往观,见北门外长山忽穴其中,如城门然。水自内出,顷之上沸,断山为二。自辰至午始复故。又云,涉海者云,尝从海中望岸上,亦有楼观人物,如岸上所见者。”蒲松龄山市:奂山山市“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聊斋志异》卷十四)也是一种海市蜃楼的记载。海市蜃楼的形成 海市蜃楼经常发生在沿海,在沙漠偶尔也可见到。人们可以看到房屋,人,山,森林等景物,并且可以运动,栩栩如生。有人认为是人间仙境。现在,人们把海市蜃楼说成是大气折射的结果,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到近处来了。海市蜃楼也经常发生在雨后,这时的空气湿度较大,也易形成透镜系统。 当近地面的气温剧烈变化,会引起大气密度很大的差异,远方的景物,在光线传播时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造成蜃景。 我国山东蓬莱县,常可见到渤海的庙岛群岛幻景,素有“海市蜃楼”之称。 海市蜃楼是近地面层气温变化大,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变化,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造成的结果。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 其实,宇航员在太空旅行过程中看到被放大的地球景物,这种现象有时也被称为海市蜃楼!2.同温带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那样,在热带和温带的草原、沙漠上,往往会出现另一种“空中楼阁”。它又叫“光怪陆离”,阿拉伯人叫它“魔鬼的海”。 有许多关于“魔鬼的海”的记载。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最早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在非洲,特别是在没有风的时候,会发生一些令人惊奇的事,空气中会出现各种野兽的影像,有动的,有不动的,它们一会儿离开目击者向别处奔跑,一会儿又跟着他,当它们赶上人的时候,就好像有一层阴冷的雾将人们裹住一样。 英国探险家李温士敦,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旅行时,这种“魔鬼的海”也欺骗过他。忽然间,前面出现一个湖,湖水荡漾。他和他携带的牲畜正渴极了,于是朝湖的方向奔去,却扑了个空。真正的湖泊还远着呢。 19世纪,一支法国军队在非洲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队伍在沙漠带行进中,前面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看上去像阿拉伯骑士那样,引起部队的紧张不安,以为是敌军正在准备迎击呢。法国指挥官只得下令停止行军,立即派出侦察兵前去侦察。这个士兵走了几千米路后,发现那里有一群红鹤在沙地上鱼贯而行。当这个士兵走近鸟群,惊走红鹤时,法国士兵却好像看到另一番奇景:一个硕大的武士正乘坐在一只几米高的怪兽背上,在一个大湖上行进着。 在乌克兰、顿巴斯等草原上,也经常出现这种蜃景。一本《草原里的城市》的书中说:“一道窄狭的蜿蜒着的水流在闪烁着亮光,在它的上空,混乱地出现一些柳树、风车和屋顶的淡蓝色轮廓……它们都是活动的,摇晃的,不可捉摸的……过不久,变模糊了,虚幻地飘浮着,最后消失啦。” 80年代,人们曾经在叙利亚沙漠地区见到更奇怪的“魔鬼”和彩虹同时出现的奇观:4月的一天,雨季刚过,酷暑已降临,气候多变。太空悬着火红的太阳,一小朵乌云飘过,带来阵阵雷鸣,洒下一阵急雨。突然一弯彩虹高悬天际,那五色斑斓的虹影下面隐现出一座市镇,蓝色的湖水、绿色的树木、白色的房屋……与彩虹辉映,当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奇景时,仿佛隔着一层轻纱。渐渐地,那景致消逝得无影无踪。阿拉伯人把雨看得特别贵重,而彩虹是雨神的王冠,它象征着吉祥、幸福。 这些空中楼阁大都是下现蜃景,发生在沙漠和草原地区。那里白昼阳光灼照,沙石吸热快,贴近地面的空气热得快,密度小,而上层空气热得慢,密度大。每当无风或微风的时候,由于空气得不到搅动,上下层空气间热量交换很小,就出现上层空气凉而密,下层空气热而稀的反常现象。这时候,远方比较湿润的一块地方的树木,由树梢倾斜向下投射的光线,因为由密度大的空气层进入密度小的空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到了贴近地面热而稀的空气层,就发生全反射。光线又由近地面密度小的气层反射回到上面较密的气层中来。这样,经过一条向下凹陷的弯曲光线,把树的影像送到人的眼中,就出现了一棵树的倒影。 由于倒影位于实物的下面,所以叫它“下现蜃景”。这种倒影很容易给人们一种幻觉。水边树影,远处是一个湖泊。 不论是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只是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下才会出现。当大风一起,上下层空气被搅动,空气密度和温度差异减少了,光线就不再折射和全反射,那么一切幻景也立即消逝了。

在沙漠里旅行的人,差不多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过去,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把这种幻影叫做“魔鬼的海”。其实,这是光线耍的把戏,并不是沙漠里有什么魔鬼在玩弄幻术。 我们知道,沙漠里遍地都是沙,沙很容易反射热量,在烈日的照射下,它的温度很快地上升。贴近地面的空气就跟着变得很热,变得比较稀薄。但是离地面稍高的空气,仍旧比较冷,比较稠密。这时候,棕榈树反射出来的光线,就逐渐屈折经过一条向下凹的曲线进入人们的眼睛中。所以人们看到这棵棕榈树是颠倒的,好像是映在湖水里的倒影。同时,贴近地面的热空气在不停地浮动,所以出现了波光粼粼的现象。这就是沙漠中的“魔鬼的海”的秘密。海洋中出现的幻影,最神奇的莫过于六十几年前出现在大西洋上的“荷兰飞船”了。 有一艘轮船从欧洲开到美国去。航行到大西洋海面上的时候,轮船上几百个乘客非常清楚地看到,有一艘古老的帆船,张满大帆,船头没在水里,向他们的轮船迎面飞驶而来。轮船的船长吓坏了,他高声命令水手赶快改变航向,免得和远方可怕的古代船碰撞了。结果,这艘古代的帆船从轮船的旁边驶过去了。乘客们还似乎看到帆船上站着一些穿着16世纪古代服装的乘客。他们高举着双手,好像在欢呼。这艘“荷兰飞船”立刻轰动一时。当时许多冒牌的科学家就乘机传说,“荷兰飞船”的出现说明了天国和灵魂的存在。否则,在20世纪的海面上,怎么可能出现16世纪的古代帆船呢?事情不久就搞清楚了,原来有个电影公司在海边上拍摄一部影片,片名就叫《荷兰飞船》。突然一阵暴风把一艘帆船吹到辽阔的海洋上去了。轮船上的乘客看到的,正是这艘帆船在海洋中飘荡的幻影。 海洋上的幻影又是怎样出现的呢?海水和沙漠正好相反,它能够吸收很大的热量。所以在白天,贴近海面的空气比较冷,比较稠密,而上层的空气比较暖,比较稀薄。这时候帆船上反射出来的光线,就逐渐屈折,经过一条向上凸的曲线,进入人们的眼中。所以人们看到这艘帆船好像悬在半空里。这就是“海市蜃楼”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305219d4ca19602639bebcc1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