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有“纳刀”动作,中国古代刀入鞘为何没有?


在日本剑术中,尤其是居合道,有专门的拔刀术以及纳刀(收刀)技法,还讲究「残心」,就是即便毙敌以后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在纳刀(收刀)时讲究配合残心,要保持警惕不能去看刀鞘,不然容易被人趁机偷袭,凭借左手的辅助,稳定缓慢的把刀插回刀鞘之中。为什么日本武士有“纳刀”动作,中国古代刀入鞘为何没有?

居合道著名的拔刀术,主要是应付突发情况,比如在居酒屋喝酒的时候,突然仇家冲上来袭击,自然要快速出刀来斩杀对手。但是在正面作战的时候,拔刀术就没有《浪客剑心》中描写的那么有用了。毕竟日本剑道也是闹握出鞘状态进行对抗,没有两边从拔刀术开始起手的。多一个拔刀动作在正面作战中其实还是嫌慢。

而居合道中的「血振」虽然有好几种不同的手法,但是无论什么手法自然都是无法完全甩干净刀上的血,只能是甩掉大部分的积血。只是现在居合道也不会真的砍人,刀上都没有血,所以省略了擦血的步骤。实际上在血振之后,是要有一个左手掏怀纸的动作,居合道纳刀时,刀在鞘口整个拖过去这个动作,其实就是擦血的动作。左手掏出怀纸后,抓着刀刃撸一遍擦掉血,扔掉怀纸,然后左手扶刀鞘开始收刀,用左手给刀背一个指引。这样就可以不用看刀鞘就把刀插入鞘中。

居合道从出刀到收刀这一整套动作,确实很有仪式感也很好橘弯扮看,而且听起来也确实挺实用的。那么中国古代又都是怎么收刀的?
中国古代对于如何收刀,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毕竟中国刀剑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各式刀剑那么多,怎么去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有一些不太好入鞘的刀才会特意注明怎么收刀。比如《单刀法选》中所记载的明长刀,因为长度约为现在一米六左右,实在太长,常规收刀方法没办法收刀,所以特意写了「收刀入鞘势」:此先将左手持刀靶,再换手,阳掌托



日本武士的那套动作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纯粹是耍帅,而中国古代讲究实用。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118bd7638e2064d49796d598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