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令斩杀戊戌六君子,为什么必须要用钝刀,钝刀怎么杀人?


为了折磨他们,也是警告天下人不要与自己作对。光绪帝策划的戊戌变法,还没开始实行就被慈禧太后给破坏了。因为慈禧太后不愿意光绪帝通过变法,夺得大权。光绪帝因此被慈禧太后的势力软禁在后宫中。那些鼓动支持光绪帝的臣子们,便成为了慈禧太后的眼中钉。慈禧太后不能伤害光绪帝,可她有理由去处置支持变法的大臣。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两人听到风声,便着急地逃跑了。慈禧太后只抓到了其他六人,她非常痛恨这些鼓动光绪帝的臣子,决定处死他们。

戊戌六君子绝对是活不成的,可慈禧太后不会让他们轻易就死去。慈禧太后下令斩杀他们的时候要用钝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钝刀。大家想一想平常切肉的时候,钝刀是不是切得很不爽快,为了切好一般都要在肉上多划几刀。慈禧太后就是要折磨戊戌六君子,让他们被砍头的时候,一刀砍不利落,要多砍几刀。而那时,戊戌六君子已经被斩了一刀了,知道自己被砍了一刀,而且很痛,但是还要再忍受接下来几刀,简直是太痛苦了。

慈禧太后要让他们尝尝等待死亡的滋味。古代进行处斩死刑的时候,刽子手一般都会将砍刀磨得非常锋利,这样砍头的时候就可以又利落有迅速。那些犯人感受到的痛苦自然就比较少。而慈禧太后命令用钝刀处死戊戌六君子,其实就是在增加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在痛苦中等待死亡的降临。除了折磨他们,慈禧太后还是想通过这样死都死的不痛快的极刑,来告诉天下人:谁要是敢与她作对,就是这样的下场。

总的来说,慈禧太后用钝刀斩杀戊戌六君子,其实就是在发泄愤怒,让所有人知道慈禧太后不会放过那些反对她的人。

戊戌六君子被斩杀时,第一个被斩的是杨深秀,刽子手用的就是没有开刃的刀具,刽子手一般很少用到这样的钝刀,因为不知道掌握的力度,最后一刀下去的时候,只见鲜血直往外冒,但意外的是杨深秀并没有身首异处。


(午门刑场)
紧接着刽子手使用全身力气,一刀下去,竟然还没有断,如此反复多次,杨深秀才被斩断,其场面实在令人作呕,要知道在前几刀看下去的时候,杨深秀并未断气。
这其中究竟因何缘由?慈禧太后要这样斩杀戊戌六君子?
1898年,一心想要让清朝变得强大的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不断鼓动下,开始决定学习西方国家,使用变法维新来改变国家的现状。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慈禧太后并没有太多的干涉,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意思,但是维新派等人的改革维新并不成熟,有些过于激进,最主要的是,康有为等人竟然想要联合袁世凯,发动军事政变,企图刺杀慈禧太后,袁世凯本就是慈禧太后的人,自然要去告密,之后光绪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


(康有为)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倒霉的是谭嗣同等6人被抓获,决定秋后问斩,对于清朝斩首规矩,如果是斩百姓就用锋利的刀、斩当朝官员则用钝刀,据说官职越高,采用的刀就越钝。
对于戊戌六君子,慈禧可以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大卸八块,所以最后慈禧太后决定用最钝的刀具,就叫“大将军”,从名字上来看,应该是斩杀大官员的,是清朝历史上最钝的刀。
慈禧太后之所以用这个刀,就是认为戊戌六君子属于官吏,并且犯下了谋逆造反的罪,要罪加一等,按最高规格斩首。
所以慈禧太后将戊戌六君子全部拉到午门斩首示众,有人说为什么不是菜市口,因为菜市口斩杀的大多是百姓,午门是斩首官员的地方。


之后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段,从杨深秀之后,刽子手一个个斩,直到第五个是谭嗣同的时候,刽子手看见他没有丝毫的胆怯,巍然不动,按理说前面砍了4个了,多少回有些胆怯。
可能是因为刽子手没有力气了,据说谭嗣同被砍了28刀,最后才被斩首,谭嗣同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命诗


(谭嗣同)
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还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快哉,快哉快哉!”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0ae8e9151d6a064b60f10cab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