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王小二过年--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清朝光绪年间,南京城南门西一带有一个卖豆腐的王年顺家出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王举。
王举在家是老二,上头一个哥哥开老虎灶热水妒,两个姐妹均未读书,后来也先后出嫁在市民闾巷中。别的人家见这王小二读起书来废寝忘食,都认为他前途无量,十分的有出息。可是,人们过高的估计了王举,他只是考中了一名秀才后,便从―此停步不前。
王举的老父亲自叹无能耐帮助二儿一把,只是把家中惟一一间七架梁房子让出给他娶了房媳妇,自己便随开老虎灶的大儿子过日子。王秀才娶了老婆又生了一儿一女,单靠给人写字作画维持不了全家数口人生活,便只好放下架子又干起卖豆腐的祖业。
由于好面子,于买卖他也不专心,所以逢到过年时总是叹息:这一年怎么不如一年?王秀才这句口头禅渐渐被人熟知,加上他乳名又叫小二,人们便创造出一句老南京的歇后语: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扩展资料: 
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分法。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1、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2、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3、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4、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歇后语)王小二过年--年不如一年。
歇后语在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扩展资料:
同类歇后语:
1、姥姥过生日 ―― 一年不如一年
解释:上了岁数的老人,每过一次生日代表年龄上又增长一岁,身体机能也就又下降一分,所以健康状态一年不如一年好。
2、毛鬼神拜年 ―― 一年不如一年
解释:毛鬼神是山西民间传说中的形象,有的人供奉它是为了求财,因为它能把别人家的东西慢慢地的搬到自己家来,但是要求供奉的主人对它尊敬虔诚,若得罪了它,它还会把自己家的东西搬往别人家去。所以它来拜年,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是来偷东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歇后语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fea5af4dadc9e28b31aa8e06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