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10个有哲理的故事


  为生命保鲜  作者:于丹  一个女人老不老,不在于脸上有多少皱纹,而是体态是不是轻盈。一个体态轻盈的女人就不衰老,尽管她满脸皱纹。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很挑剔,老是娶不到合适的妻子,有一天他在森林边邂逅了一个仙女一样一尘不染的姑娘,一见钟情。他要娶她为王后,姑娘答应了,但有一个条件:每天下午4点她要回一趟森林,只要一小时,5点一定出来;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跟着她。国王说好啊,把姑娘带回了王宫。年轻的王后―下子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她给国王生儿育女,协调宫里宫外的事情,她不忧伤、不烦燥,一切都井井有序,国王觉得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人。雷打不动的是她每天必须在那个时间回森林。  一晃二十多年,儿女长大成人,人到中年的王后模样还和当初一样,年轻、柔美、鲜亮;也不发脾气,二十多年一直这样。国王却越来越恐惧,觉得自己娶的不是一个凡人,他怀疑她每天回森林是被施以魔法。那种强烈的好奇心折磨着他,让他打破了承诺,终于有一天他悄悄地跟着王后进了森林。他看着王后走走跳跳,来到一条小河边,绿绿的草地上有石头、鲜花,王后摘下嵌满钻石的皇冠,脱下华丽的袍子,再一件一件脱下所有的衣物直至全身赤裸,就坐在了草地上。王后看一会儿天上的流云,玩一会儿溪水,闻着花香,听听鸟叫。那个时候光线还很好,那种笼罩着她的光芒,特别的柔和、饱满。没有什么仙人,也没有魔法。一个小时候她一件一件穿好衣裳,戴上皇冠,提着裙脚一蹦一跳地走出森林。  其实二十年间她不过就是每天做同样一件事情,这就是让凡人成为仙女的秘密:让自己宛如处子、婴儿,回到自然里。那一刻她不是王后、不是母亲,什么社会身份都不是,她只是一个处子,像牛羊亲近青草那样亲近她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一直在想,人怎样找到一种为生命保鲜的方式?我觉得无论向牛羊学习还是像仙女一样静默地给自己一小时,都是在转换生命坐标里面给自己一种生命保鲜的理由。  人们对成长心情很复杂,日子在向前走,但是人也在衰老。其实年龄越大越会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怎样让人的生命在流光中保持新鲜。什么是生命的新鲜呢?我觉得有很多老人,他们的天真会让年轻人动心。  我有时候想,我们用什么抗拒流光?今天是一个物质时代,女人怕老,外有化妆品、内有营养液还有大把的维生素,无非是锦上添花;真正雪中送炭的是你有一种保持生命更新的能力,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动手的快乐而不是消费的快乐、有一种生命的滋养,能够有一种真正的意义让你的生命永远保持着一种新鲜的状态  挖井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么变成为了好朋友。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  哪知道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我们在公司领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未来当年纪大了,体力拚不过年轻人了,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闲。  眼前欢  上帝不允许孩子永远记住父母入骨的爱,那将使他们无法成长;也不允许父母永远记住自己对儿女所作的牺牲,那将使老人陷于期待回报的自怜陷阱。孩子,只是哀乐中年的眼前欢。  我写了几篇文章,请几位年轻朋友看,他们只瞟了一眼,就下断语说:“这是写给老年人看的,等我老了再看!”使我沮丧。因为,我恰恰是写给年轻朋友看的。如果你有幸或不幸,活到我这么老,你已没有时间再看了,你只有时间去懊恼。  在苏联瓦解前,流行一个故事,国会为了改善监狱或是改善学校,发生激烈争辩。学校的重要,天下皆知;监狱是囚禁罪人的地方,粗陋一点,也没关系。可是,就在表决的前一刻,一位有前瞻性的议员说了一句话,竟扭转全局,全体通过改善监狱。  那句话是“你们这辈子还可能进学校吗?”--看不懂这则幽默的读者先生有福了,你们已远离巫蛊恐怖。在这则幽默中,这位有前瞻性的议员提醒大家:  “你将来不可能再进学校,但你却有可能再进监狱!”这正是我写这几篇文章的原因。年轻朋友一定要弄清楚,我不是为已老的人呼吁,而是希望现在年纪还轻的朋友了解,如果你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恐怕你一定非老不可。  开宗明义,我建议初为人父母的青年,最好把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预期心理,连根拔除,仅只口头潇洒没有用,必须有深刻的自然心态。并不是说接受儿女的礼物或回馈是罪恶的,而是要了解,那是不容易办到的,儿女有自己的儿女要抚养,有自己的世界要面对,无法照顾周全。而且,爱是下倾的,除了儒家圣人系统逆天行事,用“郭巨埋儿”惨剧煽动灭伦。正常情形,人,爱子女多于爱父母。  然而当父母的也不必庄严得像雕像一样,宣传说:“养儿育女是一种责任!”把互助的温暖,弄得冷如钢板。如果有一天,孩子忽然瞪大眼睛警告老头:“你有责任供我大学毕业!”世界一定化成冰川。如果也有一天,父母把成年的子女赶出大门,拍拍巴掌说:“我的责任已了,你永远不要回来!”或是有一天,成年儿女扬长而去,以后见面若不相识,那时候我们恐怕已没有老人问题了,而只剩下豺狼问题。  人类有一种特殊感情,那是大自然特别赐给的一种基因,使亲子之间产生长久关怀。责任有时而尽,关怀绵延无穷。  把亲情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双方都不致失落。人到中年,亲情的互动,是阶段性的幸福,不要赋予它太严肃的意义,也不要把它看得无足轻重。上帝不允许孩子永远记住父母入骨的爱,那将使他们无法成长;也不允许父母永远记住自己对儿女所作的牺牲,那将使老人陷于期待回报的自怜。而且,事实上,孩子早已经用儿语、用拥抱、用一声“妈妈,我好爱你啊!”一声“爸爸,我要嫁一个像爸爸这样的好丈夫!”完全回报了!是的,完全回报了。孩子,只是哀乐中年的眼前欢。  曾经拥有眼前欢、并珍惜眼前欢的人,老境要快乐得多。  作者:柏杨  芥子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他下令让人为他写一部历史。一部十卷本的历史写完了,国王不满意。压缩为五卷本,国王还是不满意。最后他的历史被缩写为“他诞生,生活,死亡”。  这位国王是一粒伟大的芥子。我们应该仰望他,而同时我们也应该再次读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犹太教法典》里。  一天,智者可尼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种角豆树。他问:“这树多少年后才能结果?”  那人回答:“七十年。”  智者又问:“你相信,你还能活七十年吗?”  那人回答:“我在世上见过角豆树,像前人为我栽树一样,我也想为我的后人栽树。过去有人为我劳动,为什么我不该为未来劳动呢?”  我们是芥子,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秘密使命来到世上的。也许我们都可以无畏地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他诞生,生活,死亡。”  结果重于规则  如果你不给自己任何的限制,就没有任何的限制可以限制你。  懂得太多的人框框也多,反而被自己所束缚,错失发展的机会。真正成功的人不是没有原则,而是懂得不囿于原则,他们以结果为导向,因为结果重于原则万倍。  人常常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弄出许多类似于“买椟还珠”的笑话来。为固守所谓的规则而错失结果,却不为己知,是天底下最大的失败。  请记住,你的上司只注重你的绩效,没有结果的辛苦,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要建立结果第一的心态,认清结果决定一切。然后,整个团队一起积极地去获得结果。如果个人不重视结果,个人就没有前途;如果团队不重视结果,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规则是服从和服务于目的的,人生要的是结果  大师的细节  钱仲书虽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可孩子气却伴随了他的一生。  女儿还是个娃娃的年龄,他常常会在女儿睡着了的时候,在她肚皮上画个大花脸;或在她被窝里埋地雷:玩具、镜子、刷子、毛笔、砚台,甚至扫帚、簸箕,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地笑。有一次,他生病住进了医院,跟夏衍住在一个医院,夏衍过生日,其女儿给钱仲书也送了一块蛋糕。病情刚刚好转的钱仲书喟口大开,坐在床边就痛快淋漓地吃了起来,一边与前来看望他的人侃大山。突然他发现了记者的摄像机镜头,于是一撩被子,连人带蛋糕全都捂了进去,全然不顾满头满身满被子的奶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陆文夫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可他一直没离开苏州。不久,碰上单位分房,可办事的不知道他这个京官到底是多大,应按什么级别对待。电话打到北京去问,那边的人含糊其辞地说,相当于副省级。这下可忙坏了当地政府,苏州其时还没这么大的官,于是给陆文夫分了一套独门独院的小别墅,另配了一辆小车。新居分到后,他第一次在家里接待外宾就出了笑话。那天,他亲自用小车把外宾接到家来。因为他家的地界的太窄,车子靠边,只能从外边下人,他坐在外边应当先下。出于礼貌,他执意谦让,可客人在里边又出不来,这位国际友人只得说了声:“对不起!”然后伸长腿,好不容易才从他前面跨了过去。  著名书画艺术家黄永玉自幼喜爱绘画,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那一年,黄永玉大师带着他饱经沧桑的心灵和撼人魂魄的画作来到北京后,住在京新巷“芥末”故居。这是一间搁置了许多年头的房子,四壁连一扇窗户都没有,一走进去就有种压抑的憋闷感。然而,黄永玉并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信手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屋内的一切立刻显得无比生动。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个细节的总成。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以观照出一个人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钱仲书、陆文夫和黄永玉都算得上是大师级的人物,可他们在生活中却率行由性,久而久之,默化为人生的执着,一如江南水乡的那种宁静,平和,那种清淡与明澈,还有着绵长的韵味。  谋生与乐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实,人生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有人说,“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它意味着忍受、付出、疲累、无奈、受气、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的必须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  我们从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教以各种谋生的必备素质。想想小时候学走路摔倒,父母一定会告诉我们要坚强,要自己爬起来,这已开始在训练我们的谋生能力。而后,不停地读书学习,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艺,领悟各种人生道理,这是在为日后的谋生做好准备。参加工作后,努力地适应、敬业、进取、忍耐、承受身不由己的各种事情,这是真正地在谋生。  是的,当我们必须回报,必须挑起各种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时,我们就被推到谋生的角逐之中了。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人生义务,每个人都必须去履行。所以,我们不要怨恨和拒绝这一切,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想活是做人最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我们鄙视这种行为!  “乐生”是一个愉快的词语,意味着物质、情趣、品位、干净、爱、音乐。乐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没有多大关系。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而贫穷的人也不一定不乐生。如果你能热爱生活、博爱众生,放一轮明月在心中,那么,面对任何苦难便都能从容面对,苦中掘乐。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到达涅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心,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蜗牛与苍蝇  2009-03-11 阅读(257) 收藏本文  现在就业那么困难,很多人把他描诉成蜗牛求职记,看了确实让人感动.但是,蜗牛的象征是勤劳,本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脚塌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否则是难以一步登天的.  很多人就像一只苍蝇,不分方向,不分喜好,一味的为了工作而工作,对人生没有自己的规划,想想真的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就业问题之一.苍蝇的代表就是这样一群空虚,不实际的人了.虽然这个名字可能让这些人觉得没有光彩,但本质的特征确实反映的是这种心理阴影.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即使在地上拣,也需要弯个身子下去.  有一群苍蝇,躲在角落里,遇到了蜗牛,他们没有把后者放在眼里.蜗牛也没有之声,但是从苍蝇不可一视的眼神里,我们知道这群苍蝇在嘲笑着安分的蜗牛.也许在他们眼里,蜗牛就是一个愚蠢的东西,不会飞,不会做大事,也不会说话,在这个世界里,出现这种东西,在苍蝇眼里非常的杂眼.为了不想再碰见蜗牛,苍蝇使劲地飞,一年下来,他们分散了,有的死在了水上,有的死在了蜘蛛网里,还有的即使活着,也只能在人的餐桌上,被主人赶来赶去,不停的流浪着.终于有一天,他们不在流浪了,而是跑回黑暗的地方,做起了游击队.当他们从新在黑暗里看见蜗牛的时候,它们惊奇的发现蜗牛还是那么的乐观,对生活充满着向往.  生活其实不是那么残酷的,只是有些人老是喜欢挑战罢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科学家,企业家,就能算做成功.对于平凡的人来说,做一个忠于职守的的人,把日常工作做好,也许就是一次很成功的人生历程了.  观念的不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状态.许多人就是象苍蝇一样,自由自在,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看不习惯那些他们自以为是的生活方式.苍蝇的结局很让人深思,如果非得有一个理想的生活,才那么的努力,那么的工作的话,我想,许多人只能等到被社会淘汰之后,才能罔羊不牢,为时太晚.  蜗牛的脚步很塌实,这就意味着的生活的信心.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坚持平凡的工作,往往造成半途而废,只有每天都保持一种工作的积极心态,即使再大的困难,在你坚定的毅力下,都会被一一破解.在这个充满的诱惑的时代,我们不能再那么急噪的处理每天的工作了,整理思维,科学安排我们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摘自《蜗牛与苍蝇》  牛看大与鹅看小  2009-03-05 阅读(530) 收藏本文  鹅眼,看出去的东西都是缩小的;牛眼,看出去的东西释放大的。  所以,鹅看见什么都不怕,因为什么在它眼里都是渺小的;牛见什么的都害怕,因为在它眼里都是强大的。  人眼与鹅眼和牛眼都不同,正常情况下,看出去的人和物都是正常的比例,但也有例外。  做人讲究做出道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缩小自己,放大别人;放低自己,抬高别人。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地位有高低,学问有深浅,钱财有多寡,但就其根本的人性价值而言,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人都是俗人,何为“俗”,人吃谷。因此,无论你有多大能耐、多高地位、多少钱财,你还是要怀平常心、说平常话、做平常事。人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人与人相处要学会宽容,要多想别人长处,多想自己短处,多记别人好处,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此,不仅能使他人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  中国传统礼节中人们见面时都要相互鞠躬,为什么呢?因为,鞠躬就是放低自己,抬高别人。  但是,不可过激,人不要学鹅,鹅看见人都不怕,看出去的东西都是缩小的,那是过低估计了别人。但人也不要学牛,牛看见人都怕,因为牛眼与鹅眼截然相反,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放大的,那是过低估计了自己。摘自《牛看大与鹅看小》  上帝的证明  1987年11月8日,美国新泽西州阳光明媚,琼斯小姐拎着大包小包离开超市。打开出租车门的那一瞬间,腰间被一个硬梆梆的东西顶住。顿时,她意识到,自已遇上了麻烦。  接下来发生的事,证实了她的预感,她遇上了黑人青年杰克逊,杰克逊刚打伤了狱警,夺了狱警的枪,从监狱里逃了出来。身后的警车发出尖厉的叫声,杰克逊想到了劫持人质。于是,琼斯小姐不幸地成为杰克逊手中待宰的羔羊。  在琼斯小姐的家中,她被杰克逊用胶带绑在狭小的浴缸里,她成了杰克逊与警察谈判的筹码。如果想保证琼斯小姐的安全,警察必须在24小时内准备一架直升机和100万美元现金。  杰克逊像一只困兽,紧张、焦虑、恐惧占据了他的心,阳台到卫生间不足10米的距离,杰克逊走来走去,嘴里发出狼一样的号叫。不过,他的哀嚎被窗外更巨大尖厉的警笛声覆盖。  然而,琼斯小姐听得见杰克逊的叫声,而且比任何人都清楚杰克逊内心的恐慌。她的语调温和而宁静:“来吧,听我讲一个故事,这故事或许能让你安定下来,能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杰克逊看起来还像人孩子,他坐下来,不安地用牙咬着指甲,听琼斯小姐讲自已的故事。  15年前,琼斯小姐一贫如洗,在一富家当女佣,贫与富的反差,常常让她义愤难平。最终,恶魔占据了她的心,她抱走了富家襁褓中的婴儿,想狠狠地敲上一笔。  她同样把婴儿放在这个浴缸里,为了让他安定舒适些,在婴儿的脑袋下还放上了一个大枕头,她自已出去用公用电话跟富家联系,回家后,她一下傻了,枕头盖在了婴儿的脸上,拿开枕头,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不是故意,然而谁能证明?现场除了婴儿没有其他任何人,当然琼斯小姐不能自证无罪。没有证人,显然一级谋杀罪会成立。  出人意料的是,富家夫妇说服了陪审团。他们说,现场除了婴儿,还有一位,那就是上帝,他们从琼斯小姐的眼神里,找到了上帝的证明。眼前的一世都不可思议,法槌落下的那一刻,琼斯小姐意识到,自已是落下了悬崖,又被人救起。  杰克逊走出琼斯小姐家的那一刻,双手捆上了绑琼斯的胶带,警察相信,这是杰克逊自已捆上的,因为他们同样在杰克逊的眼睛里找到了上帝的证明。  牙仙、奥巴马和减肥药  (美)劳拉•班尼特 庞启帆 编译  上周,我6岁的儿子皮尔逊在学校掉了一颗门牙,放学后,他把这颗牙齿带回了家。这颗牙齿被他小心放在一个塑料的牙模盒里,盒子上系有一根漂亮的绳子。在公立学校,孩子可以从卫生间扯一段纸巾把换下的牙齿包回家,这就体现了高昂收费的私立学校的其中一个好处:纸巾被升级为了盒子。皮尔逊咧开嘴,骄傲地向他最大的哥哥佩克宣布:他换牙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顽皮的佩克顺便把他的另一颗门牙也敲了下来。  皮尔逊上床睡觉时兴奋极了,一个劲幻想着牙仙怎样补偿他的双份损失。同一天掉了两颗牙齿,显然整个价值将会大于2。他期待着额外的奖励。  “妈妈,真是太好了!一天掉两颗牙会有多少奖励呢?”皮尔逊问我。因为少了两颗门牙,他说起话来有点麻烦。假装牙仙给孩子换下来的牙做补偿我从来没有回避过,因为这些钱第二天通常会在洗衣机的衣物里被找到,然后又回到我的手上。这只不过是过过场而已。  这让我思考起了这些问题:我的孩子都相信什么样的虚构的送礼神仙?如果他们不再相信,几岁才放弃这种想法?谁不再相信复活节兔子了,但决定相信圣诞老人?谁不再相信那些送礼神仙中的任何一个,却为了得到礼物假装继续相信?不管怎么说,如果你不再相信牙仙,你就不应该继续指望那个有翅膀的仙女会在你的枕头下放钞票或者礼物了。  我总是叫大一点的孩子不要扫弟妹们的兴,但我怀疑他们无法克制自己,而残忍地告诉他们事实:“小不点儿,压根就没有什么圣诞老人。你也不想一想,那么胖的家伙能从那么小的烟囱进来吗?”我在口沫横飞地讲述街边新闻时总是觉得很痛快,我想,告诉弟妹圣诞老人的真相时的感觉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吧。  我知道皮尔逊仍然相信牙仙是真的存在的。牙齿在睡觉前很久就掉了,但他仍然痴想着收到神奇的钞票。他把一张由我签名的换牙证明放在枕头下,以确保牙仙知道他换牙是一个事实。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相信SARS病毒是由亚洲人吃东西时同蘸一碟酱油引起的。我的朋友苏珊相信塑型纤体素(StarCaps)一定能让人减肥,因为它价值100美元。她还相信她的丈夫会在某一天心血来潮就会带着一盒名贵的蒂芙尼珠宝回家。我相信一套香奈儿时装价值6000美元,也相信沃伦•巴菲特是一个能点石成金的股神。现在,更有6500万的美国人相信,巴拉克・奥巴马会带来“改变”。  如此看来,就不难理解孩子们为什么相信复活节兔子:它满世界乱跑,就为了把那些讨厌的煮熟了的彩蛋藏起来,并把便宜的巧克力和棉花软糖分发到篮子里。我想,在任何年龄,我们都会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转弯180度  当你感到了无兴趣、萎靡不振甚至痛苦不堪时,请想一想,是不是你面朝的“方向”不对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需要把自己“走路”的方向作一个――  180度转弯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一条路。后来还有很多人也说这句话,但方式不同。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镇给失业家庭发放50美元补助,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从此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50美元是同样的,但效果却是判若霄壤。  你听过两个推销员派去非洲卖鞋的故事吗?其中一个推销员在拍回公司的电报上写道:“立即返回,这里没有人穿鞋。”另一个人则写道:“绝佳机会,将能卖出100万双,因为这儿还没有人有鞋子。”  当你看到半杯水时,你会怎样形容它?是一杯半满的水,还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当你想到交通信号灯时,你先想到红灯还是绿灯?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赫拉克利特那样一条路,而且必须作出选择:上坡?还是下坡?关键要看我们面朝哪个方向。  如果不是有心,人们很难感觉到生活之路两端的“海拔”不同。有一位母亲干脆把这种差别放大,一端高耸入云,一端就在脚底,为的是让人触目惊心。她给随夫远在异乡极度无聊的女儿回信说:“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  女儿把母亲的话看了又看,觉得自己很惭愧。“好吧!”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  于是她不再抱怨屋外的高温,走出屋外,和邻近的印地安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如何织东西和制陶。刚开始时,彼此还有点生疏,但是当他们了解到她对这些真有兴趣,他们也真诚相待。她因此迷上了印地安文化、历史、语言及所有有关印地安的事物,这块曾让她感到痛苦的地方变得神奇美丽。  当我们感到了无兴趣时,就应想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等于把自己走路的方向转换了180度。意识到这种转弯,或许能将我们萎靡的人生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  [解读]  这是一篇富含生活哲理的短文。“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一条路”,一端通向坡顶,一端伸向坡底,你说这是上坡的路呢,还是下坡的路?如果认定是上坡的路,你就会费力去攀登,尽管汗流浃背,最终将爬上坡顶,到达新的境地;如果认为是下坡的路,你顺路而走,可能省力些,但很快就陷入了坡底。同样的,对待生活,也得把握住“面朝哪个方向”,一定要朝上,朝向积极的方向,这样才可“能将我们萎靡的人生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

1•狐 狸 孵 蛋2•骆驼3•误会4•钉子5•且慢下手6•宽大7・误会8・钉子9・钉子10・宽大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f8af1d94a5f08caf588e6b98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