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绣娘选举制度


清代皇帝的皇妃来源与历代都不同,它还谈不上后妃制度,这位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先后纳妻妾十四人,但她们既无封号,也不分等级,皆称为“福晋”。    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太宗皇太极,自立为皇帝并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的时候,才将自己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册立为皇后,这是满清历史上以正式大礼册立的第一个皇后,即史称的“孝端文皇后”。    至于努乐哈赤的福晋之一,也是皇太极生母的孝慈高皇后,实在是后来追封的皇后。    满洲人进关以后,顺治帝福临以六龄天子坐北京金銮殿,到顺治十年第一次选秀女。    清代的后妃制度逐步地完善起来。    清代选秀女,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由户部主办。    开始时,选看的范围很广,无论满洲、蒙古、汉军,只要在旗者,十三岁至十七岁的格格均得参加。    过了十七岁的,谓之“逾岁”,可以免选。到康熙时,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明接受了些,于是规定:“后族近支或母族系宗室、觉罗之女者,均可声明免选秀女。    乾隆年间,上谕命驻防外省的旗员之女,凡同知以下和游击以下的文武官员之女,停其选送,以免往返跋涉之劳。    这样,一些下级官员和兵勇、壮丁的女儿,可以免选了。    嘉庆时,皇帝觉得皇后和妃嫔的亲姊妹,以及她们娘家兄弟的女儿,与众不同,虽不必免选,但应单独排班,慎重考虑。    而公主们呢,不是皇帝的亲姑姑,便是皇帝的亲姐妹,甚至还有皇帝的亲女儿,她们下嫁后所生之女虽然不姓爱新觉罗,但血缘太近。    姑姑的女儿是表姐妹,尚还可以;姐姐的女儿是外甥女;女儿的女儿则是外孙女,若还参加选秀,未免太荒唐了。于是规定以后不再参加选秀。    嘉庆十八年上谕说:“八旗满洲、蒙古应行挑选女子,人数渐多,下届挑选时,除八旗满洲、蒙古自护军、领催以上女子们照旧备选外,其各项拜唐阿、马甲以下女子,著不必备选,著为令。”    自嘉庆以后,选秀女的制度基本沿袭下来,没有太大的变化。 清代选秀女制度 - 清朝后妃建制皇太后、皇后、皇贵妃(一称懿贵妃)、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 面貌俊朗的光绪是清代帝王中后妃最少的一位,只有一后二妃。下面便是其传奇的选秀女的故事:1888年,体和殿,光绪18岁。选秀女活动开始。经过多次筛选剩下的五名秀女依次排列:1、是慈禧兄弟桂祥之女;2、3、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4、5、是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慈禧太后上座,光绪站立一旁。前面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如意一柄,绣花包两对。按规定,选中皇后授予如意;选中妃子则授予荷包。    一开始慈禧故作姿态,坚持让光绪自己选。    于是,光绪慢慢走到德馨长女(2)面前,正要把如意递到她手里,这时慈禧却大叫一声:“皇帝”,并用嘴暗示站在第一位的秀女。有自己一套独具特点的选秀女的制度。满洲人进关以前,太祖努尔哈赤时代,

下面是清朝12帝后妃数:  帝王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皇后 1 2 4 4 2 3 2 4 3 1 1 1(有争议)   妃子 15 13 15 36 7 26 12 16 13 4 2 1(有争议)  清朝12帝的后妃数目都不相同。这说明制度虽然有,但没认真实行。[编辑本段]后妃等级:  在清朝,将之分为八等级,分别为;  皇后1人  皇贵妃1人  贵妃2人  妃4人  嫔6人  贵人无定数  答应无定数  常在无定数  每个皇帝的妃嫔数目有很大差异:康熙皇帝拥有后宫嫔妃等79人,而光绪皇帝只有一后二妃三人。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f74e0f26410d7673bae54a00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