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监狱又叫“班房”,古代监狱演进情况如何?


“班房”可以理解为官府临时关押疑犯的所在,一般所犯的事较轻,或者干脆是因为官府衙役的巧设名目,故意勒索。只要疏通关系,破财消灾便可。而监狱就是正式关押犯人的地方,地点比较固定,设施相对完善。在古代,监狱中关押的主要囚犯是未经判决的未决囚犯,即等待秋季审判的囚犯。被批准为俘虏和流放人员的,应当被送往驿站、仓库、衙门、军营和边防,从事各种劳动和杂务。如果没有危险,他们甚至不能被关进监狱。当然,监狱也关押新俘虏和路过的囚犯。

这个班室相当于一个“拘留所”。衙门看守因害怕逃跑而逮捕或传唤罪犯和证人,拖延审判,并想借此机会勒索,于是出现了“班官”。到目前为止,人们通常指的是监狱。那么,古代监狱是如何演变的呢?在古代,监狱是用来驯服野生动物的围栏或洞穴。在氏族社会,监狱被用来关押囚犯。到了夏朝,中国最早的监狱正式出现。

 商周时期,监狱也叫“圉”“圜土”或者“囹圄”。周朝监狱中关押的犯人,如他们将在重罪三年、中等犯罪两年和轻罪一年后获释,但在获释后三年内不能被视为平民。春秋战国时期,监狱规模不断扩大。到了秦朝,监狱越来越多,基本上各县都有监狱。秦法对监狱管理有详细规定。在汉朝,监狱越来越多。中央政府设立了亭尾监狱,所有政府和地方县也设立了自己的监狱。

当时,全国有2000多所监狱。东汉以后,这种监狱的泛滥发生了变化,实行了地方国家监狱和县监狱制度。后人大多沿袭东汉的监狱制度,但形式有所改变。隋唐以大理寺为中央司法机关,设立大理监狱;明清时期,以刑部为中央司法机关,设立了刑部监狱。同时,对监狱的管理也作了明确规定。

在古人的眼中,官府的一大作用就是打官司,争曲直,辨是非,而一旦官司有了结果,少不得有人下监狱,所以,“班房”就成了监狱的俗称。监狱最初不叫监狱,夏朝叫“宫”,商朝叫“圉”,周朝叫“圜土”,秦朝叫“囹圄”,直到汉朝时,才开始叫“狱”。明朝法律又称为“监”,从此监狱连称,成为一个固定的名词。而监牢则是民间的俗称。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f73f8fb426127d47962bb9da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