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祭祀门神、灶王爷?


门神、灶神和财神,是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灵,他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这三位神深入千家万户,贴近人民生活,祭祀他们的风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中国人很早就有除夕贴门神的习俗。上古已将门祀列入“五祀”之中,《礼记・月令》记载,门神是“阴气之神”,而鬼又为“阴气贼害”,故门神在风俗中的主要功能便是驱鬼。
门神的出现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化过程,其信仰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据《山海经》记载,沧海度朔山上有棵大桃树,枝干的东北曰鬼门,有万鬼出入。树上有神荼、郁垒俩兄弟在树下检阅百鬼,如果发现有恶鬼胡作非为、祸害人间,就把它们绑起来让老虎吃掉。于是,人们就在桃木上塑二人的画像镇鬼,这就是门神的最早来历了。到了唐代,门神又有了变化,出现了两个将军――秦琼和尉迟恭,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唐太宗患病时,夜里常听到鬼呼叫,令他寝食难安,于是就让秦琼和尉迟恭两人把门护驾,结果休息得很好。之后,干脆就把二人画像张贴在门上。这种做法流传到民间,人们争相效仿,秦琼和尉迟恭就作为门神守护着各家各户的安全。后来,门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孙悟空、水浒一百零八将、钟馗等都成了门神。其中,数钟馗最为灵验。从五代开始,人们又把钟馗抬到门神的宝座。门神在其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武门神和文门神的不同系列。武门神包括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温峤、岳飞、赵公明、孙膑、庞涓等;文门神又称“祈福门神”,包括“天官赐福”、“加官进爵”、“三星在户”、“刘海戏金蟾”等,后来还衍生出一批吉祥物为表现主题的门画,如“平安富贵”、“马上封侯”、“一团和气”之类。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兴起,人们开始在纸上印门神。印出来的门神不仅能驱鬼,而且还具有观赏、装饰价值。尔后,门神逐渐演化成了年画,多画历史人物,或以五谷丰登、春牛、儿童、风景、花鸟等为内容。明末清初出现了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等著名年画。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多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劳动生产等为内容。
“灶王爷”就是在民间最为普遍的灶神的俗称。灶神的起源较早,《论语・八佾》载“媚于灶”,可知春秋时就有主灶之神。汉代灶神信仰非常流行。《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西汉宣帝时,阴子方腊日早上做饭,见到了灶神,于是把家中的黄羊杀掉奉祀灶神。以后,阴子方暴富,其三世女阴丽华当上了东汉光武帝皇后,阴氏有四人封侯。魏晋南北朝时,灶神的职务明确下来。《抱朴子》上记载,灶神每月最后一天上天汇报人们的罪行,大罪减寿三百日,小罪减寿一百日。那么灶神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自古就众说纷纭。《周礼》上说是祝融,《淮南子》又记载是炎帝,《事物原会》则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此外,《杂五行书》曰:“灶神名蝉,字子郭,衣黄衣,披发。”《荆楚岁时记》记载:“灶神名苏吉利。”《说唐》称:“张百忍,九世同居,故封为灶神。”祭灶起源于古人对火神的崇拜与祭祀,它是原始的遗风残留。周代礼制已将祭灶列入“五祀”,但中古前祭灶却不在腊月,而多在夏日。夏日祭灶,本与火崇拜及太阳崇拜相关,借火性而自养是其功利动因。关于祭灶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以地区划分,北方在腊月二十三日,南方在腊月二十四日。另一种说法是以社会阶层划分,谚语说:“官三、民四、蛋新年灶王爷家五。”就是说,官府在二十三祭灶,一般老百姓在二十四祭灶,蛋民(“蛋”是“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dc9194579209b7b6fc8429a2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