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什么典故?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出自李宝嘉的《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秀才是没有什么大前途的,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这很明显就是一个俚语,是在民间早就有所耳闻的。
李宝嘉(1867~1906)虽出自晚清知识旧官僚家庭,但在科举中只有秀才学籍,常年以办报评论和著作为业,此人即时小说家,在当时也更多的是社会评论家,社会评论的特征,大家可以很直接的从他的小说中得到感受。

扩展资料:
《文明小史》第六回 选段
且说傅知府出票拿人之时,当中有两个秀才,一个姓孔名道昌,表字君明,一个姓黄名民震,表字强甫。姓孔的是黄举人的同门,姓黄的就是他族中兄弟。两人家下薄有田产,却一向最安本分,除读书会文之外,其余事情一概不问。
那天闹事的时候,他两人原在茶店里吃茶,后来因见人多,孔道昌却拉拉黄民震的袖子说:“强哥,这里恐怕闹事,我们去罢。”两个人便自回家,躲在家中,听候消息,不敢出头。
次日,晓得府大堂被拆,黄举人被拿,其余同学的人为着闹事,当时被捉的不少。两人虽与黄举人均有瓜葛,到了此时,也是爱莫能助,只得任其所之。且亦晓得黄举人平时为人,屡劝不听,如今果然闹出事来,这是他自作自受,旁人莫可如何,相与叹息而罢。
过了几日,换了新太守,打听黄举人一案,已经申详上去,专候上头定罪,又因学院来文,中秋节后,就要按临,他俩都是永顺县里的饱学秀才,蒙老师一齐保了优行,,自然是窗下用功,一天不肯间断。是时已经七月,黄强甫便约了孔君明到家商量,再齐几个朋友,大家会文一次。
原是场前习练之意,孔君明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于是为了知单,共请了一十二位,叫人分头去请。
所请的都是熟人,自然一邀就到。当下借的是城隍庙的后园,由孔黄二位备下东道,届期齐集那里,尽一日之长,各做两文一诗,做好之后,再请名宿评定甲乙。
是日到者,连孔黄二人,共是一十四位。且说知单发出之后,便为府差所知,因他二位与黄举人有点瓜葛,就此想去起他的讹头。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不料府差借此为名,便说他们结党会盟,定了某日在城隍庙后花园起事。又把他们的知单,抄了张作个凭证。又指单子上“盍簪会”三个字,硬说他私立会名,回来禀明了知府,意欲齐集大队人马,前往捕捉。
傅知府听了,信以为真,立刻就叫知会营里,预备那日前去拿人。其时幕府里也有个把懂事的人,就劝傅知府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无论他们有没有这会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到底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博知府道:“私立会名,结党聚众,便是大干法纪之事,上头正有文书严拿此等匪类,倘若走漏消息,被他们逃走了,将来这个干系,谁担得起?”说罢,便命差人暗地查访,不要被他们逃走了。这里傅知府私心指望要趁这个当口,立一番莫大功劳。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第六回 新太守下马立威 弱书生会文被捕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两点原因,第一,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顾虑太多。

第一,造反是需要团队的,一个单枪匹马就算再厉害也没有用,但是秀才的交友范围就很小,和其他阶层的人接触都不多,所以能否召集到一帮愿意跟随的都是个问题。而且造反可是一个赌上性命的买卖,很多人都是走投无路了才被逼的走上了这条路,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与勇气,就这些点而言,秀才都是很难和这些人取得共鸣的,因为秀才自古以来,身上经常缺了那一点“拼”的意思。

第二,读书多固然有用,但是要学会活学活用,不然死读书也没有用,必须要能实际运用才算真正学会了。造反是个技术活,单纯的武夫和秀才都是无法胜任的,一个成功的领袖往往多方面素质都比较优秀,单单凭学问好或者武功高就造反成功的领袖在历史上也是很少出现的。

秀才读书读得比较多,知识面比较广,喜欢琢磨事理,把坏处与问题想得比较多,比较透彻。但是是这样往往勇气不够,瞻前顾后。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谋而无断。造反这种事情,往往成败就在瞬间,很多时候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思考的,必须果断的下决策,但是这点秀才往往无法做到,他们总是习惯的把各个方面都思考到了,才会做决定,但是那个时候时局可能又变了。
综合以上的两点原因,我们才会说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样的话。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db81fcaed80ddbe2c9e8a65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