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的用法


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多数下肢残疾人不得不终身使用腋杖。
拐杖的使用在我国文化中是相当重要的。熟悉京剧的人都见过龙头拐杖,在《打龙袍》一戏中吕国太拄着龙头拐杖,在《百岁挂帅》和《太君辞朝》中,佘太君手执皇上特赐的龙头拐杖。它除了使用价值以外,更象征着权势和地位。很多国家的君主都手握权杖。

扩展资料
拐杖的种类和制作取材形形色色,其中以竹、木制为最多。中国人喜欢用竹杖,它轻巧而富于弹性。其他拐杖有藤、紫檀、红木、黄杨、降龙木、牛角、牙、骨、金属等。据说,阴沉木手杖最为珍稀,阴沉木是木材因地壳变动而埋于土中,一般多为杉木而成,做成的拐杖质坚耐用,但存世寥寥,不易找寻。
藤木拐杖属于天然拐杖,由野生藤条制成,最常见的是白藤条 野生藤条在生长的时候由人工压弯成伞柄形状。一般1到2年后就能成才。属于普通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拐杖

经过日常工作观察,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掌握正确的用拐方法。拐杖作为下肢的有力支撑,并未能够起到充分的作用,这样,使患者不能得到可靠保护,也不能尽早掌握正确的步态,同时也显得康复工作的“不专业”。正确的用拐方法,其意义如下:1.最大限度的支持保护患肢;2.促使尽早恢复正常步态;3.保证上肢在操拐时不受额外损伤;4.规范康复流程。平常使用拐杖时,经常提到“架拐”这个词眼,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撑拐”。使用拐杖前,首先应将拐杖调整至正确高度,具体方法是:将拐杖立于体侧,拐杖的顶端距离腋窝3-5厘米(避免架拐时体重压于拐杖顶端伤及腋窝内各血管、神经),手臂自然下垂,扶手高度位于腕横纹(即手掌和前臂交界处)。此时,前臂屈、伸腕肌群同时用力保持腕关节中立位(避免腕关节于背伸位承重伤及三角软骨盘),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发力将身体撑起以实现支持作用。根据患者损伤形式、程度不同,拐杖的使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单拐,连同健患双肢,共“三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一侧下肢损伤,完全限制负重,采用双拐,同健侧肢体,共“三点”支撑体重,患肢悬空,完成步行过程。如果患者双侧下肢损伤,均部分限制负重,采用双拐,连同双侧患肢,共“四点”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如果双侧患肢均完全限制负重,没有办法,只有求助轮椅了。正常步行过程中,上肢应随下肢脚步交替摆动,具体顺序为“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以,运用单拐步行时,正确的持拐方向应用在健侧,健侧拐杖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力求节奏、步幅接近健侧水平,重心始终跟随迈向前方的肢体,这样才是正确的步态。正确用拐方式下,可以保证始终拐杖跟随患肢运动,且患肢与拐分立与身体两侧,可以具有最大的稳定面,实现最优的保护效果。相反如果持于患侧,要想实现患肢与拐杖同步,步态必然“顺拐”,姿势非常别扭,不利于正常姿态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此时患肢与拐杖处于同侧,距离很近,行动时稳定面仅有正确方式的不足一半,保护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当然,患者不幸刚巧健侧上肢同时受损,此时以其可以接受的方式尽量予以保护就可以了。当患者一侧下肢损伤,完全限制负重时,采用双拐”支撑体重,患肢悬空,完成步行过程。此时,双拐应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患肢虽然悬空但凌空模拟正常步态中的屈伸动作,在支持体重的同时维持正常步态习惯。当患者双侧下肢损伤,均部分限制负重时,采用双拐支撑体重,完成步行过程。此时双拐按照“左拐右腿”,“右拐左腿”的正常顺序,分别与双下肢等幅同步交替伸出,以最大之稳定面积分别实现对肢体的保护。这时的步态完全符合常人习惯,虽然对患者的上下各肢协调性有较高要求,但是通过认真的教授令其自如掌握应不成问题。以上是患者日常用拐的基本方法,利用得当可使患者获益良多,加强对患者的日常宣教,相信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d9760387dba675cea52688a2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