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撅腚豆腐?


撅腚豆腐其实又叫托板豆腐,当时托板豆腐价格合理,老百姓能吃得起。尤其是运河边劳作的河工,喜欢吃,一板两板热乎乎、水嫩嫩、富营养的豆腐,就成了上码头出劳力的百姓一天的希望开启,大家倾身撅腚吃完就走也是争分夺秒,为了赶个好活儿,时间久了就戏称为“撅腚豆腐”。



清末民初,德州出现了专门卖撅腚豆腐的商贩。但为数不多,只在车站街、南门外、二郎庙角等地。他们挑着担子在人口聚集的地方叫卖,且多数有固定的摊位。当客户来吃豆腐时,小贩用铜板做的豆腐刀,在木盘子里轻轻的拉下一块豆腐放在小木板上,竖向划上三四刀、横向划一刀,然后根据客户的需要和口味,加上调料。 德州解放前后,卖豆腐的小贩会挑着八根绳的担子叫卖。担子的前面是一个木支架,上面放着一个十几厘米高的方形木盘子,盘子里装的是新出锅的热豆腐,豆腐上盖着一块布。担子的后面是一个小木箱子,里面放有韭菜花、甜酱、辣椒酱等调料外,还有几块宽10厘米、长20厘米左右的小木板,这些小木板多为枣红色、表面光滑细腻。 小贩们卖的豆腐,就是普通的豆腐,软嫩味美、洁白无瑕,微微的热气中飘着卤香味,故它也叫热豆腐或水豆腐。这种豆腐买回家可以做菜吃,也可以买上一盘,在他的挑子旁随即吃掉。当然要想吃,就得撅起腚来了,故也叫撅腚豆腐。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cda02a3302fbcee8753c392b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