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说不练就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出自什么故事?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
赵括熟读兵书,有丰富的理论经验,深得赵王赏识,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只能在沙盘演练上与廉颇争雄,实践上毫无建树。战国末期,秦国大肆征战,企图吞并其余六国从而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一次,秦国派白起统帅百万雄兵讨伐赵国,赵国令大将廉颇帅四十万人在常平阻击秦军。廉颇详细分析双方优势和劣势:秦军的优势在于作战勇猛,人数多;其劣势是粮草运输困难,不利于久战。因此,他选择带领赵军凭借关隘固守,想让秦军粮草耗尽而主动退军。
白起一看,知道自己遇上对手了,他耐着性子和廉颇熬时间。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秦军粮草一天天的少,正面战场上却没有突破,白起看着着急却没有办法。此时有人向白起建议:可以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根本不怕年迈的廉颇,最怕的是赵国新锐赵括,不明就里的赵王还以为自己国家出了一个可以和廉颇媲美的“新军神”,美滋滋地把赵括换到前线,让他带领军队抵御秦军。
尽管赵王不明白白起的险恶用心,但蔺相如等人看得非常通透,他们的极力反对没有起到作用,赵王固执己见,坚持派赵括取代廉颇。赵括到前线之后,完全否定廉颇制定的“固守关隘”战略,轻率地任用将士。思考不考虑实际情况,而用兵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本人数上不占优势的赵军根本打不赢秦军,最后导致几十万军队被俘,还被白起坑杀。至此,赵国一蹶不振,彻底失去和秦国交锋的机会,而赵拓也“名留青史”---成为著名的嘴强王者。
事实上,赵拓纸上谈兵迟早会出事这一点他的父亲早就有所预料。尽管赵拓可以在军事理论上战胜他,可是他依然充满担忧,因为他知道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虽然儿子熟读兵法,但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很容易出事。后来这位父亲的预言成真,赵拓第一次领兵打仗就是关乎赵国国运的长平之战。这次战役之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彻底奠定天下霸主的地位,连老牌强国赵国都无法与秦国抗衡,其他诸侯国已经算是秦国砧板上的肉了。

出自赵括高谈阔论谈兵法的故事,因为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军队大败。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c7bf6424040b9e7dd146f101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