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德的家庭成员


母亲金成刚烈士是被日军活埋的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从懂事起她就受到崔庸健、冯仲云等革命前辈的熏陶和影响,成为东北抗联6军最早最年轻的女战士。李在德2岁的时候,因爷爷被地主活活打死,父亲李相熙因参加朝鲜解放“独立团”,被日军逮捕入狱,全家跟随奶奶安顺姬于1920年冬来到中国辽宁省丹东郊区农村,1924年又迁移到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附近的福兴屯落户。当时屯里有松江省督军吴俊生为发财而开设的“福丰稻田公司”,以垦荒方式出租土地让农民租种水稻。由于不断提高地租外,还收苛捐杂税,农民又要受到二房东(吴俊生的代理人)的盘剥,辛苦一年,农民所剩无几,艰难度日。1928年初春,屯子里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位身材魁梧,嗓音宏亮,大约30来岁,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语。他,就是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二号领袖人物,老革命家崔庸健。不久前,他刚刚参加过著名的广州起义。他作为中共党员和黄埔军校的教官兼第五期第二区队队长、亲率2-300多兵力激战10多个小时。起义失败后,为摆脱特务们的跟踪盯梢,他冲破层层封锁,从广州来到东北。到东北后,他以教书为名,四处传播革命火种,然而处处遇到障碍。他在黑龙江省通河县的大古洞、小古洞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时险些被捕杀害。于是他又来到福兴屯。崔庸健化名金治刚来到福兴屯所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乡亲们集资,在屯边高地上建起了松东模范学校,从而也开创了三江地区朝鲜民族教育的先河。当时10岁的李在德有幸成为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她第一次听教师讲起灾难深重的中国和朝鲜一样,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有着共同的命运。她先后加入共产主义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还担任过小队长和中队长。学校开设了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等课程。音乐课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崔庸健校长编的模范学校校歌:“模范学校少年啊,要学习列宁主义,要当列宁好少年,要学列宁好思想;你也学、我也学,都学列宁好思想,你也当,我也当,都把列宁少年当……”。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学校成了大人们聚会的场所。李在德时常跟奶奶和妈妈到学校聆听崔校长给大家讲革命道理。在这里她第一次听到“共产党”这三个字。崔校长从日寇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罪行,讲到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十月革命。他还讲了资本家和地主怎样剥削工人和农民;讲述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和他参加广州起义的经过。他重点介绍了中国正在兴起的土地革命运动,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推翻封建统治及其一切剥削制度……乡亲们听了这些革命道理,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群情振奋,纷纷要求建立自己的革命组织。继而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反日大同盟,反日青年会等群众性革命组织纷纷成立。1928年10月,崔庸健秘密发展裴治云、崔圭福和李在德的母亲金成刚入党。这是三江地区最早发展的第一批中共党员。随着入党人数的增多,1929年春在鹤立附近的北七号屯成立了中共汤原县委。这是三江地区创建的第一个县委,也是全东北组建最早的县委之一。1931年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经中共满州省委批准,扩大为汤原中心县委。李在德的母亲金成刚担任县委委员兼妇联主任。1930年冬,崔庸健还在这里举办过2期军政训练班。这些学生后来大都成为抗联部队的军、师、团级领导干部,并创建了汤原游击队和抗联6军。1932年4月,崔庸健离开汤原县,前往宝清、虎林、饶河等地发展党组织和组建抗联7军。李在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小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她作为儿童团员站岗放哨,交通联络、散发传单,张贴反日标语等,不论白天黑夜、积极配合党的地下工作。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参加党团组织开展的以歌舞、话剧、讲演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反日化装宣传队。她记得1932年春节过后宣传队就冒着寒风上路了,一路经过鹤立镇、莲江口、太平川、格节河金矿、鹤岗煤矿,萝北境内的鸭蛋河、都鲁河、依兰县北部的山村等地,进行了40多天的宣传演出,所到之处往往是讲演者和观众一齐落泪,对促进群众抗日觉醒起了巨大作用。象原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著名抗日将领王明贵等很多人都是在化装宣传队的影响之下走向抗日战场的。1932年冬,李在德由金成哲和裴敬天介绍加入共青团。随后又当选为区里年龄最小的区委委员兼村团小组长。而此时她才15岁。“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州省委派干部到各地组建抗日武装。如杨靖宇到南满领导盘石游击队;赵尚志到张甲州创立的巴彦游击队;周保中到王德林领导的救国军。1932年秋未,满州省委派巡视员冯仲云来到汤原中心县委视察并负责组建抗日游击队。他辗转来到鹤立镇北新建的7号屯,被县委安排到李在德家住。于是李在德经常与和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c31d56424df57fea9b82c67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