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戏子称为什么?


春秋战国时代严格的说戏曲还没有成熟。“当我们的民族还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殷代),歌舞就相当丰富,大致不外两类。一是模仿生活的。如打猎,打什么就模仿什么。二是模仿战事的。戴铜面具,装着羽毛和兽尾。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为兴盛,仍以歌舞、音乐、竞技(角抵)、滑稽为主,称为杂技或百戏。到了汉魏六朝大体也还是如此。如果说,把唱、做、念、打这四种因素合起来才叫戏,那末它们只是一些不完整的戏”。所谓的“优”就是史记》、《战国策》里提到秦二世时的优旃。“他善于说反话,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讲。如秦二世要养鹿,大臣们反对,秦二世不听。优旃却说:“好啊!好啊1如果敌人来进攻,只要将御花园养的鹿放出去,鹿的角就能抵住敌人了。”又如秦二世要漆城墙,优旃又说:“好啊!好啊!将城漆得漂漂亮亮的,敌人看见了就吓得不敢来了。”后来这种说话艺术逐步发展为现代的相声。这也不是正式的戏曲,只能算作戏曲的萌芽。”

叫“优”。优可以算是最早的职业演艺人员,大概在周代时就出现了由贵族豢养起来的“优”。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以其戏言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优,亦谓之倡,实一物也。”可见优有倡优、俳优之分:倡优以表演歌舞为主,俳优则长于滑稽讽刺,以幽默表演为主。俳优则通常由身材矮小的男子(侏儒)为之,善于滑稽调笑。关于“优”的表演活动,史料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和描述。《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许多优的表演活动,其中最著名的要算优孟“厚葬爱马”和“优孟衣冠”两个故事了。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bed0fa94a04882d8b953920b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