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当奴才是一种荣耀吗,为何文武大臣都想当?


我们现在看清朝历史背景的影视剧,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人面对皇帝或者王爷会自称是奴才。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今天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毕竟奴才不是一个光鲜的称号,清朝人为什么心甘情愿的自称奴才呢?甚至是达官显贵和朝中重臣。
其实在满清历史上,能够自称奴才是一种荣耀,这和当时的制度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在清代以前,中国历史上的臣子即便面对皇帝,也没有自称奴才的先例,包括身份最为卑微的太监,比如明代的太监便自称臣而不称奴才。
称奴才,这和满清统治者的历史以及满清的制度有密切关系。
我们都知道,满清的前身是后金,而建立后金的是努尔哈赤领导的女真各部。在明代中前期女真各部在白山黑水之间还过着游牧甚至是渔猎的生活,有的部落仍处于原始社会的阶段。直到明朝中叶,建州女真才逐渐步入了奴隶制社会,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女真社会才逐渐步入了农奴制的时代,而皇太极建号满清以后短短数十年满清便入主中国了。
换言之,满清从奴隶制到农奴制不过一百多年,到封建制度不过几十年,所以这个政权保留着大量的奴隶制特征。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从本质上说八旗旗主是最大的奴隶主,其手下部众既是作战单位同时也是旗主的战斗奴隶。
另一方面,通过战争,八旗兵卒可以合法的掠夺大量的人口和物资,那些被俘虏和掠夺的人又成了八旗兵将的奴隶。
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一直维持到满清灭亡。
满清入主中国以后,满洲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将八旗部众提拔为政府和军队高官,在国家层面上这些人是政府要员,而在私人隶属的层面上,这些人仍是旗主王爷和皇帝(最大的旗主)的奴隶。
这就是那些满清重臣对皇帝和王爷自称奴才的原因。



要知道,满清时代“入旗”是极为尊荣的事情,一个庶民或者一个没有旗籍的官吏能“入旗”,代表你真正进入了体制内,成为了特权阶层。
所以,终满清一朝,对于能够入旗,很多人都是向往的。
中国古代社会说到底是“人治”,人治就避免不了任人唯亲,而入旗就代表这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主子”和靠山,以后的升迁提拔就有了保证。
有这些特权和优惠,难怪当时的人都争先恐后的自称奴才。
要知道,那些没有入旗的人是没有资格称奴才的,即便是朝廷大员,也只能自称“臣”,而不能自称奴才。
臣与奴才这两个原本上下分明的词汇,在满清时代其实是上下颠倒了。
这种现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是“求作奴才而不得。”

在清朝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大臣自称奴才,而只有旗人对于上级或者皇帝才能够称奴才,因为奴才表示与皇帝的关系比较亲近。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bcc70763094c2ec263337ce8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