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墙上的蒲扇》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怀念。
2、蒲扇。
3、过渡。由上文买蒲扇引出下文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4、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逃脱家长斥责时的情态,表现了孩子的调皮。
5、结构上与开头呼应,使全文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有蒲扇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问题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3、文章第三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4、文中第七段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丁立梅《挂在墙上的蒲扇》初中记叙文阅读
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什物,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
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还是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我停下来买一把。他问,买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
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
那个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担着一担子的蒲扇,到乡下来。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着。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笋白着。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
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走上一遍。镶了边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风,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待下一年夏天再用。
晚上,村里人自动组合,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湿了!
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着,“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萤火虫装了大半瓶。真可怜了那些小虫子,它们若不是那么招摇,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运?到最后,如何安置那些“囚犯”的,孩子们已不理会了,那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来,再捉。夏夜的天空下,萤火虫永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玩累了,一个个躺到自家搭在门前的门板上,安静下来。夜渐渐深了,四周的声音,渐渐隐伏于夜的深处。这个时候,稻花的清香,随着风飘来,一阵一阵。有鸡在梦中打鸣。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
祖母摇着蒲扇讲故事,重重复复讲的都是小媳妇遇到恶婆婆了。她摇着摇着,那速度就慢下来,嘴里的呢喃,终至消失。鼾声响起。我们抬眼看她,她坐在椅子上,头垂着,嘴巴微张。握蒲扇的手,也垂着。我们扯拉她手里的扇子,祖母惊醒,用扇柄轻敲我们的手,笑说,调皮啊。复又摇起来……
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曾经一个个摇着蒲扇的人,都跟着岁月远去了。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而我每次回乡下,母亲都要告诉我,哪个我熟悉的乡亲,也走了。偌大的乡下,再不见了蒲扇的影子。家家都装电扇了,甚至蚊帐里,也挂上一台。仿佛这承载了三千多年历史的蒲扇,从不曾来过。
我把新买的蒲扇挂上墙。我指着它,告诉邻家三岁小儿,我说这叫蒲扇,是用来扇风的。

20 买蒲扇 摇着蒲扇纳凉 摇着蒲扇讲故事21 详写34片段、略写12.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2以生写静,突出乡村夏夜的静谧(宁静、清净),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2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文章线索 24 表达作者对过去闲适、安然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也表达了张罗这希望传统的习俗文化能够得到新生代的理解与认同。 作用:篇末点题,点明中心,点明主旨 25、“撇撇嘴”“嬉皮笑脸”等口语化的词语使文章的语言妇幼生活气息,“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孩子们活泼好动(机灵调皮)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b79ebe4cd4602958f55651d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