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仡佬族高台狮舞的来历、形式、特点?如题 谢谢了


高台舞狮源于何时,史料阙如,无从查考,只知道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务川流传已久,并长盛不衰。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各个地方的仡佬族群众都会玩高台舞狮,技艺最为精湛的,要数泥高。泥高是务川的一个乡,离县城所在地四十公里,平均海拔一千二百米。泥高除了惊险奇绝的高台舞狮,还有原汁原味的傩戏,还有一望无际的十多万亩天然草场,还有类似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竹园梯田…… 民间的高台舞狮表演,多在春节期间进行,每场一般两个小时左右,根据需要或现场氛围,也可以延长表演时间。舞狮用的高台,是用八仙桌一张张重叠起来的。这种大方桌,在当地几乎家家都有,是仡佬族人逢年过节摆放酒宴招待宾客的餐桌,木质坚硬,做工考究,十分牢固。高台有两种叠法,一种是将方桌一张接一张往上叠垒,高约四丈,上下等大,称做“一炷香”;一种是先在地面摆放两张作为基础,再一张一张叠成塔状,所用方桌,少则六七张,多则八九张,最多时,可叠十二张。最上一张,四脚朝天,便于表演者施展绝活。无论哪种叠法,桌与桌之间,都要垫上草纸,以防打滑。狮舞高台,没有任何保护设施,一招一式,靠的全是真工夫,所以各个环节,都来不得丝毫马虎。 高台搭就,锣鼓唢呐响起,舞狮开始了。 狮子有大狮和小狮之分。大狮由两人共耍,小狮由一人单玩。一个舞狮班子一般由十多个人组成,真正能够登台表演的却只有经过多年训练的两人。群狮在“笑脸和尚”的引导下,时而左蹦右跳,时而摇头摆尾,时而扑地翻滚,时而腾空跃起,刚柔相济,惟妙惟肖。平地表演完毕,狮子开始登台。在锣鼓的铿锵声里,狮子沿台盘旋,且攀且舞,到达台顶,昂首睁目,一声长吼。狮子在台顶尽情表演,或抖毛,或搔痒,或舔脚,或踢腿,文与武,刚与柔,庄与谐,力与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舞狮的高潮是“踩斗”。狮子站在方桌的四条腿上,四脚轮流交换位置,不断变换方位,步伐灵活,动作流畅,如在平地。表演中,高台摇晃,惊险迭出,观看的人们常常被惊出一身冷汗。 中国百姓历来对狮子敬若图腾,把它当作雄伟、威猛与吉祥的象征,把舞狮当作节庆场合纳福迎祥的一种仪式。仡佬族人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将狮舞到了如此境界,这是智慧的展现,这是力量的迸发。 狮舞高台,气贯云天。 ----------------------------------- 狮舞: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搭建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高台,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 舞狮以锣鼓和唢呐伴奏,乐师敲出一定的节奏,舞者随乐器的节奏前进、后退,或者翻滚腾越。孙猴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仙猴摘桃”、“叠罗汉”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滑稽可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b406244afb604f04bca2d087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