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谐音的古诗


谐音古诗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欧阳修
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注:这个只是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我未曾考证。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这个比较通俗。


《乐府诗集》之《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怜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怜心)彻底红。”



古典诗词里面使用双关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这种双关在南朝民歌吴歌中频繁出现。例如:“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二、“丝”和“思”谐音双关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南朝民歌《作蚕丝》)此诗也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表达了劳动妇女对爱情的渴求和执著。三、“柳”和“留”谐音双关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a53f44693c2b3b69f11d44b4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