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好吃的歇后语


相关歇后语示例如下:吃得耳朵都动弹――味道好爽饿狗抢食――一哄而上

美食歇后语: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  有人生性爱挑剔, 看人家总是样样不顺眼,没事也找点事来唠叨,就像在鸡蛋里挑骨头,豆腐里找砂子一样。  筷子本是一双使用,人们用几只灵巧的手指把它控制自如,挟上滑溜溜的鲍鱼片,挟上圆细的花生……外国人来到东方,少不了要花点时间和耐性才能控制好这双筷子,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挺吸引人的内容。  假若只得一根筷子,偏偏要吃莲藕,那最方便的是把筷子尖向藕件的眼孔穿再挑起来吃了。这里歇后语的“挑眼”,在北方人来说是给人家当面难看,就是找人家的小毛病、小错漏,藉此去奚落、嘲笑人家。  “老兄,他干得是很有成绩的了。就这丁点毛病,你就别再‘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了吧!”  这样“吃藕”的人,实在是器量浅窄。若是你的上司,那就有你好受的了。 这句歇后语,北方人较多使用。美食歇后语:滚水烫猪肠――两头缩   “滚水”即“开水”,“烫”即“灼熟”,听说用开水一灼猪肠,马上收缩。这句歇后语的神韵是在于“两头缩”。假若这类商品市道不好,某公司除了经营这种商品,也经营别的,可以从另类市场去拓展业务,或说是“堤外损失堤内补”。最怕是单一经营,收入减少,那时相对的却感到开支越来越是沉重的负担,更担心的是营业额减少,但伙计人工却要调加,这样经营,其吃力可知。  “滚水烫猪肠――两头缩”其意与“卖少见少”相似。本已是困境,再雪上加霜,屋漏更兼连夜雨,苦不堪言矣!  “市道不佳,波士裁员。人手不足,服务素质下降,伙计做到晕,投诉却比前多了,生意额日减,这种恶性循环看来继续下去的,这算不算“滚水烫猪肠”:既裁员,也少了生意。美食歇后语:豉油捞饭――整色整水   往日有饭吃而缺少菜是常见的事,于是廉价的腐乳、猪油渣、豆腐花均成佐膳美食。若连这也吃不上,就加点豉油了,于是白饭“加色”成了“豉油捞饭----整色整水”,意欲与社会经济萧条联系不大,反是暗嘲一些故作尊严或摆架子,“充有料”的人。  “他初中也未毕业,却豉油捞饭――充有料!”  另一个是“茶瓜送饭――好人有限”。昔日病者需禁戒某些食物,多用一种糖水渍的茶瓜条作菜。这里指用茶瓜送饭当是病者――不是“好人”,而这里的“好人”不再停留在身体健康的角度,却指品行的好坏了。这与“头顶生疮,脚底流浓――好人有限”其喻意接近。  “宁食开眉粥,莫食愁眉饭,这类排比的广东俗语,后句往往是“点睛”所在,与歇后语有点相似,这里也拿来介绍一下。  李白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吃粥水若是开眉欢乐的,总好过悉锁双眉的大鱼大肉,只是现实中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美食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   “有口难言”、“词不达意”、“难于启齿”, 这些都可以用“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来”,歇后语来表达。  茶壶一般是内置茶叶,加沸水泡茶,从壶嘴倒出来饮用。假若用茶壶作煮食器皿,从壶顶放下饺子,煮熟了,却不能由壶嘴倒出来。由此引申:有嘴倒(道)不出来,以喻某种处境下,很难把问题解释清楚;或是不善辞令,口讷拙言,即使有嘴,也无法说出;或是为免尴尬,不好意思直言真相……  “他有什麽能耐?即使满肚子都是‘材料’,可惜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也倒不出来’,那又有什麽用?”  “你叫我向他提意见?你没见他那种自负的神态,不可一世的,我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却倒不出来',说了也是白搭。自讨没趣!”  这个歇后语另有版本,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却倒不出来 ”,写得更明白了。  另一个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这与“哑子(或盲公)吃云吞――心里有数”喻意一样,只是后者多用;前者较少用了。与豆腐有关的美食歇后语一览   豆腐可清蒸,可配料烧炒,可作煲汤料(白菜, 咸鱼头加豆腐,是下火清热的最佳汤料),实在是“百搭”的美食。  有以豆腐颜色或质软易烂的特性而构成的歇后语,有以豆腐做烹调配料而引申出来的歇后语:  咸菜拌豆腐――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不用多言(盐);  豆腐干煮肉――有分数(有荤也有素,是说心中有底);  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盐);  黄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  毛豆子烧豆腐――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块地生的;  清水煮豆腐――淡而无味;  四两豆腐半斤盐――贤惠(咸味)。  这里多以豆腐的清淡去反衬对方的咸盐;也有从出处构想,都是同科同种作物。如“她这个女人,难得你赞不绝口――那可能是‘四两豆腐半斤盐’,真的是贤惠得很呢!”,“诸位,在这个合同签订之前,我得‘咸菜拌豆腐――有言在先’呀!”美食歇后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婆”,过去很多人误以为指的是一位姓王的婆婆,实际指的是男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a2e11307cd79ca0e9523d839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