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滤水蒸饭好不好?


汉中这一带的人吃大米饭,都是把米放在锅里烹伸腰后,连汤带米舀在竹篮盛起来,把汤滤干,然后再倒在锅里烧火蒸干蒸熟后才吃。而别的地方烹大米饭都是连水蒸干。为什么这里不同呢?传说,这个习惯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汉朝丞相萧何在褒河(即现在河东店)修堰时,筑坝要用三合土,即:沙子、石灰、黄泥三样拌合起来。一层一层的夯实,凝固后就成为一个整体,比用石头垒砌的还结实。一天,一个厨师把一桶剩下的酒米稀饭倒在伙房门外一堆拌好了的三合土上,这堆土一时又没拉走,吃饭的人来来回回走路,踏的实在。过了许久,伙房厨师嫌门外堆的这土碍事,来回走路不方便,就准备把它铲开。用铁铲已铲不动了,用锄头去挖,一次只挖个白印,像敲丁丁糖一样,狠劲才能挖下来一点,这事马上在工地上传开了。说明酒米汤拌三合土,要比水拌的结实得多。这事一下子传到萧何耳中,他亲自同工匠头来到伙房门前察看,随后就想出了一个用酒米汤拌三合土的办法来。可是,哪来的那么多酒米熬稀饭呢?这样要耗费多少粮食呢?在人群中有个编土箕的篾匠说:“我有办法,编个竹篮,等米烹胀后,把米汤滤出来,人吃米饭,汤拌土。”萧何觉得这个计策献的好,就叫他编一个试试,经过试验,觉得饭还好吃,就赏给那篾匠十两银子,并让他带领许多个篾匠连夜编竹篮发放下去。后来,工程越来越大,工地上滤的米汤已不够用了,每天吃酒米饭,人也受不了,酒米也没有那么多呀!人们就改用大米汤拌土,民间征集米汤。当时规定:堰渠两岸的百姓都是做滤汤蒸饭,每天每户都要交两盆米汤,专门派人用车拉着大缸去收集。后来,堰修好了,人们做滤汤饭也成了习惯。而且,这样做的米饭,又香又好吃,一下子传开了。汉中盆地广种水稻,吃大米蒸饭的人更多了,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个是不太好的,一定要一些新鲜的才好的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a1e69678d60bf5aa04ff473c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