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窗户是纸糊的,手指一捅就破,为什么还能遮风挡雨?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电影的朋友们想必都见过此番场景:月黑风高夜,一蒙面黑衣人蹑手蹑脚地缓缓靠近一窗户前,只见他用手指轻轻在窗户上一捅,立马开了个口子,然后掏出一管毒烟往屋内吹气......多么熟悉的场面划过脑海,那么我们不禁有疑惑:古代的窗户都是用纸做的,防不防盗且不说,那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恶劣天气怎么办?岂不是很容易湿透,进而破烂掉?
古代和过去的中国木质建筑,都有很深的屋檐,有些大户人家的屋檐甚至加了三四层的飞檐,雨是无法淋到的,很多窗户上面有时候还要做上类似屋檐的防雨窗檐。小户人家的窗户比较小,但房子也会有一个小的屋檐来保护窗户不被雨淋湿,过去的门窗都是木质的,并且做工极为精美,这些窗户都是极为复杂的精美艺术品,所以不但要防止窗户纸被雨淋,而且要防止整个窗户被淋湿。
造纸术在汉朝时期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是这种纸不容易制作,而且成本昂贵,质地粗糙,普通人根本用不起。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才开始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得以广泛使用。
在人类社会初期,房屋是没有窗户的,因此里面很难见到光线和与外界空气对流,也就显得黑暗、憋闷。后来人们想到了给房屋凿出几个窗口,这下阳光和空气都能进来了,可是刮风下雨就不好了,于是人们便用兽皮做了“窗帘”。之后便发展出来了纱窗、锦窗、丝窗、纸窗等。
因为这窗户纸并不是普通的纸,它是经过加工过的。在历史记载大概是这样说,窗户纸是特制的纸涂上油,然后就会变的又透光又防水了。而且你们仔细看看这窗户的构造,窗户是内陷在门上的,在物理上来讲雨如果是垂直落下的话根本就不会碰到窗户纸。
窗户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的时候是兽皮,然后发展到纱窗,锦窗,丝窗。在唐宋时期,纸张的技术已经达到量产化了,那时候发明了一种韧性极强,能防水,还透光的油纸,也就做成了油纸窗。
另外,除了这种材料的技术,窗户外面不还有个雨搭吗。刮风下雨的时候吧雨搭落下来,晴天了才撑上去,只要不是啥狂风暴雨的,都是没什么问题的纸窗最有优势的一个地方就是纸大规模量产后,纸的价格最便宜,寻常百姓都可以负担得起,而且纸窗在功能上也不逊色与传统的纱窗、锦窗、丝窗,在纸张量产的唐宋时代,就有专门再生产纸窗的工坊,常常会大量生产一种韧性极强不易破裂的韧皮纸专门用于糊窗,而且还会根据需求生产能防水、比一般纸窗硬度更强、透光更好的油纸窗。
现代人对窗户的需求已不仅仅是美观实用等,更加注重隔音,保温,密闭等等一系列性能,这也是纸窗户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虽然这些纸做到窗早已离我们的生活远去,但民族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依然被传承着,好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依然在今天发挥着巨大作用。

古时候用纸糊窗户,轻轻一戳就破,为何下雨时淋不破?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fa6b2ff7059419c322c56b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