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上朝制度,京城的几品官员有资格,外地官是不是很潇洒呢?_百度...


大家受影视剧影响,很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封建王朝处理政务就像影视剧中那样,在早朝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最后由皇帝乾纲独断。只是实际上,乾纲独断是真的,唇枪舌剑是不太可能见到了,除非专门组织的“朝议”。

因为在封建时代,朝政的处置要突出帝王的意志,处理的正确性反倒是推举其次了。以明朝为例,明朝在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之后,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在明朝,一般政务的处理流程是这样的,政务形成书面文件上报到朝廷中枢后,除了少数紧急重要事件,直接上报给皇帝外,其余庶务先送到内阁,由内阁大臣先形成建议,内阁大臣的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一般情况下,皇帝仅仅象征性的批写几本,甚至一本都不批,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因此,在明朝在中枢系统运行过程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但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内阁难以与司礼监抗衡,双方权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皇权的一家独大。

因此,内阁和司礼监之间,大部分时候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皇帝宠信司礼监时,司礼监就有可能尽夺内阁权力,如刘瑾、魏忠贤时;若是皇帝重新内阁,司礼监就真正成为文书抄写员了,内阁首辅就变成事实上的权相,如严嵩、张居正时。
虽然,在明清时代一般的朝请礼仪作用大于实际作用,但是皇帝还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在明朝,皇帝一旦早朝不到,御史和六部言官的上书就会像雪花一样飞来,所以一般皇帝对这个制度的坚持都非常好,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明神宗,此君将近30年不上朝,随你大臣上书劝谏,一概不理,颇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不仅不上朝,连奏折都不看,国事也不理,但是由于内阁制的存在,朝廷还是维持了基本的运作。
在明朝,一般上朝是这样的,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员,六部侍郎是三品,但六部给事中只是七品,这些都可以上朝,另外就是都察院,明朝都察院的御史虽然只是六七品官,但也要上朝。

地方官的话,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就是巡抚了,也就是接近省长一级了,但是他们一般都分驻在地方,除非皇帝召见或者是进京述职,一般是不上朝的。
整个明朝,武将不算,三品以上文官全国不超过120个,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撑死就是二十来个。六部给事中总计七八十个,但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倒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号人,还不一定到的全。除此之外,还包括九卿的长官,按照礼制要求也需要上朝,因此,每天早朝的官员大约也就是最多百十号人而已。

四品以上的京官才会有上朝的资格。如果是地方官只有巡抚才能有上朝的机会,外地官员虽然不能上朝,但是需要整理好奏章和提议上报给领导官员,也就是四品官员,他们会及时上报皇上。所以外地官员也是更忙。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b91e9c64421e6d363d27d47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