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何发狂?把他的官职放到现在,或许你比他还癫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封建社会科举制下所有寒门子弟都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绝大多数平民百姓而言,能够在封建时代通过科举制提笔步入仕途,那绝对是几辈人都朝思暮想的事情。有些人十年寒窗苦读最终也没能戴上一顶乌纱帽,有些人当真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努力了一辈子,但临终也没能蹦达出秀才的范畴,哪怕往上再迈出一步当上举人也好哇!
在当年的初中课本上初识范进的时候,我觉得此人在封建时期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他能在有生之年等到中举的消息,也就没有枉费他这大半辈子都兢兢业业地活在埋头苦学、拮据度日的生活中了。但让课本前的所有学生都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中举之后的范进竟然出乎意料的发疯了,这让范进的家人以及同乡邻居也很惊诧。终有一天好不容易等到了中举的消息,从秀才当上了举人,终于可以步入仕途、享受封建官职带来回报的关键时刻,主角范进发疯了……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笔下创作的《儒林外史》,该作品当中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主要对中举后范进的表现进行了描述。但面对中举后发疯的范进,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范进的发疯,究竟是喜极而疯,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癫疯。本该是骑着高头大马,迎着邻里乡亲敲锣打鼓声音走马上任的,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自得模样。谁曾想,这黄道吉日的举人范进竟然选择了发疯!范进中举发疯,封建背景下可以理解范进生活的年代为清朝(根据吴先生书中依托背景),而清朝的科举制度相对于前朝的科举制度更有侧重,清朝科举制度主要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只要稍微有些文化底子、能识得几枚大字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直接通过童试,童试之后为每年举行一次的院试。通过院试之人,即为古来“秀才”之称,伴随着考试级别的上升,人数规模也就会逐次递减。而今天我们所要提到的《范进中举》中的主角范进就是经过院试考核之后的秀才。
乡试就是所谓的“秋闱”俗称,院试通过之后的秀才即要进行下一层次的乡试了,如若能够通过乡试,那便就是中举了,中举之人便为举人。依据封建时代的官僚制度,只要考生能够顺利通过乡试而成为举人,那么这便代表着他可以步入仕途了。听村中老一辈人说,在清朝晚期的时候,举人可以当到现在县长的级别。

那么这清朝时期的乡试如果非要和我们如今的考试制度进行比较的话,又有古今哪些相似之处呢?依据古代进行乡试的参考人数和最终的录取人数,乡试和我国如今的高考制度有一拼,乡试每三年进行一次;乡试三场,最后只录取参考人数当中的数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而清朝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了三亿多人(这还只是根据官方统计的,在当时那个统计数据不精确的年代,恐怕最为鼎盛时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四亿)。
所以在我看来,清朝的乡试大概就是如今我国的高考制度,而根据乡试最终的录取人数比例来看,那么大概也就是我国如今通过高考的各省份高考状元了。而《范进中举》当中的主角范进就是因为好不容易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才发疯的,如果将范进理解为我国社会如今的高考状元的话,“发疯的结果”实在是难以想象!


但需要我们了解到的是,古时科举制和今时高考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科举制的难度要远远超出高考制度,而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范进直到五十多岁才中举,可想而知,这一路备考过来,范进忍受了多少我们想象不到的磨难!范进中举前后的悬殊差别,同样能让他喜极而疯《范进中举》中对中举后范进发疯的模样进行了详尽描述:“范进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但在我看来,对范进这番描述的当时,范进正处于理智和癫疯之间,或许他在发疯的前一刻也在很理性的思考着“我真的成为举人了吗?中举那么难,我怎么可能成功呢”等一连串的自我质疑,最终让范进的精神陷入了迷惑和疯癫的状态当中。不过范进发疯也只是一时之间的事情,范进后来很快便清醒过来,这也算得上是范进一个美好的结局了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以范进为代表的封建读书人是一句极其鲜活且贴切的描述语,在范进没中举之前,范进的老丈人胡屠夫称其为“现世宝”,这“现世宝”的含义对范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范进和自己女儿结婚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范进却依旧在埋头苦读。家中贫寒之极,已经沦落到了每日每餐都需要同这老丈人去借米借肉。但在范进中举之后,他这老丈人胡屠夫便一口一个“贤婿老爷”。这先后称呼的巨差,直接便从侧面突出了当时封建时代“功名利禄”在人们的内心当中有多重!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我国现代的大学学历,但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古代秀才之中,如果没有能够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举人的话,那这成千上万的秀才之中,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反观如今社会的大学学历,却并不比古时社会的秀才,因为大学也有三六九等,大学生也分好差优劣,学习成绩较次的大学生,恐怕所呆的大学也论及不到双一流大学。

古时秀才也可以踏入仕途,但在古代官僚制度当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到,除非遇到了特殊时期,政府特殊任命方可破格录用。而举人同秀才可是有着天差地别,在加之古代社会有着比如今社会更为严格的社会等级,在身份差距和地位尊卑的封建牢笼之下,一朝中举,可以说是未来可期啊!相比于我国如今现存的公务员,古代的举人可是要更胜一筹的啊!
或许现在都有部分人想着去嘲讽范进,但在现实当中,你我谁又不是现实原版的范进呢?谁又不想去争着抢着充当范进呢?所以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吴老先生这本《儒林外史》的妙哉之处了。疯癫一时的范进最终也是清醒过来了,而范进之后求学当官的道路也并没有定格在举人这一刻,如果看过范进结局的读者朋友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了:中举之后的范进又进京参加了会试,令人再次惊喜的是,这举人范进又很顺利地通过了会试,顺利的中了进士,成为了朝廷钦点的御史。

顺利中举恐怕也是范进所没有料到的吧,而如果当时范进没有选择坚持考取功名这条路的话,他又怎么能够在取得举人之后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呢?故而我借这篇文章来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理解:我们大家在读《范进中举》这个故事的同时,或许会对范进中举之后发疯的样子感到可笑,但感到可笑之后的闲暇时间,我们也一定要明白范进对求取功名的那份初心。

在名著《儒林外史》当中,最广为人知的角色,莫过于中举发疯的范进,他迂腐的书生形象和周围众人的反应,也受到了世人的嘲笑,为何范进会发狂如此?实际上你如果将范进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代,可能比他还要疯癫。
我们先来看看,过去考中举人,有多大的难度,根据统计,清代全国建立了23个省,在省内每次乡试当中,每个省只大约录取100-200个举人。



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只有前两百人才能“上大学”,然而乡试比起高考,却更难,三年才举行一次,每次全国举人的总数,也只有3000人到4000人左右,清朝在全国统治268年,一共出了大约20万到30万举人。
值得一提的是,考举人之前,必须要考中秀才,而想要成为秀才,也并非什么容易的事情,根据史料显示,明朝嘉靖时期,三年全国举行两次府试,总共251个州和1281个县,录取了4万名秀才,平均一个县录取14名,然而每个县参加考试的人达到了200多名,也就是说录取率不足10%。
很多人一生连秀才的身份都没有达到,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而范进同样也是50多岁才考中,而选拔举人的乡试,更是要从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中更进一步。难度可想而知。
有人或许会认为,成为举人,就和硕士、博士一样,只是一个头衔而已,那么他有什么权利呢?实际上,到了举人层次之后,读书人已经能算得上是鲤鱼跃龙门,完成了质变。



从此之后,他们能够收到国家的补助,帮助其完成后面的学业,而最为重要的是,举人有着自己和家人免除徭役赋税的权力,因此古代不少大户人家,都争着招举人入赘,就是这个道理,也就能理解为何胡屠户会如此巴结了。
就算举人不更近一步去京城参加考试,大多数也会上任县令一级别的官职,在地位上基本也和他们平起平坐,这个点,可以参考《九品芝麻官》的方唐镜。而中举的范进清醒后,也是心知肚明,和做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谈笑风生。
那么之后的范进成为做了什么样的官呢?事实上,他的故事并没有落下帷幕,在母亲去世后,范进守孝三年,进京会试,没想到又再次高中,成为了一名进士,而后来朝廷授职部属,范进先是充当御史,在数年之后,竟然被皇帝赏识,被钦点为山东学道。


关于学道这个职务,其主要负责内容包括“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可以理解为如今的省教育厅厅长,因此范进放到现在,也成为了一个正厅级干部,要知道数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家中揭不开锅的穷苦书生,人生如此大落大起,富有戏剧性,也就不难理解范进的行为了。因此换做是你的话,可能比他还要兴奋哦!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b502b53f0e4460769bdaa00 [复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