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八字还没一撇”啊


  “八字没有一撇”这句俗语,广为人们口头运用。其义跟“八”字的意义毫无关联,而跟“八”字的结构密不可分。“八”字为两画,左撇和右捺。按照书写习惯,若第一笔的左撇还没写,则第二笔的右捺则无从谈起。以此借指事情还没有眉目,不可指望。  其由来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江西婺(wu)源人,18岁登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在哲学思想上他继承并发展了程颐、程颢的学说,为理学之集大成者。他主张恢复三代之治,希望周孔之道长存,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等。他在《与刘子澄书》中云:“今日因看《大学》,见得此义甚分明。圣贤意识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意思说:《大学》里已表明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打开,可是人们并不理会,不但不心安理得得踏进门内,反而朝外大步走去。朱熹发此议论,义在表明,人们要学习圣贤之道,但对人们的不认门、不入门表示惋惜和无奈。“八”字的结构形似两扇门,朱熹在此以“八”字喻门是十分形象的。之后的“八”字打开成语,即指将门打开。  “八字没有一撇”,即是没有门。我们口头常说的“没门儿”,“没路可走”,若追根溯源,则皆出于此。这一俗语原指没门,随着历史的变迁,其一逐渐变为“没有眉目”、不可指望了。

你自己愿意也可以啊,只不过是个习惯的用法而已,大家都这么说惯了,并且互相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你突然说个七字没一横谁听的懂呢。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96045b6bd3ae7a86040f8fa6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