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修长城呢?


秦始皇修长城,其实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取决于秦始对待匈奴的政策。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令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才下令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与“北击匈奴”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秦始皇的“百征百越”。

秦始皇对待匈奴的政策是“防”,而对待百越的政策是“征”,一防一征之间,就能看出秦始皇对待两地不同的战略选择,是什么让秦始皇产生如此不同的政策呢?
无它,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和环境。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数百年来,一直与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或游牧民族打交道,深知民族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文,但秦国的主体仍然是华夏族,虽然会经常被中原六国看不起,但秦国用强大的武力进行了回击,并首次在华夏大地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就面临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在解决了内部的矛盾和统一之后,秦始皇开始将目光瞄向外部,向东秦国的边界已经到达大海,向西秦国的边界已经推进到陇右一带,这是当时中原民族能够西进最过的地区了,至于更西边的地区,那还是有待开发的西域。
向北就是匈奴、月氏、东胡、扶余、肃慎、高句丽等外族,而匈奴是其中最大的势力,向南就是百越了,秦始皇将战略重点放在南征百越上,其根本原因就是:匈奴是游牧民族,而百越与华夏民族一样,同是农耕民族。

攻打百越,夺取他们的土地,扩大疆界,百越之地虽然偏远,虽然未开发,但是至少可以耕种,而匈奴之地呢?茫茫草原,千里大漠,是完全与农耕民族不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习性,匈奴之地无法耕种,对于秦始皇为首的农耕民族来说,就一文不值。
春秋时期,农民的地位是仅次于士这个阶层,当时最高统治者是天子,天子以下是诸候、卿、大夫、士,接下来就是农民,在那个缺衣少食,自然环境恶劣的时代,吃饭成了头等大事,想要吃饭就得有人来种地,有土地供农民来耕种,不能耕种的土地毫无意义。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什么要派蒙恬率领30万人去修长城呢?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8bbef64202ec3ca16c237f47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