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谋杀知府,冒名顶替无人知,这个冒名顶替知府的强盗是谁?_百度知 ...


“官即强盗”,说的便是自古以来,很多为官之人不知道勤政奉公,廉洁为民,却一心盘剥百姓,视之如鱼肉,敲骨吸髓,巧取豪夺,无恶不作。在百姓眼中,这些官与盗贼没有两样,这便说的是“官即强盗”。
话虽如此说,但历史上真正的强盗有没有做过官?事实上在清朝,还真有这么一个强盗,拿着知府印玺,大摇大摆地坐上了知府的位子,数年时间里竟无人知晓,还被评为了政理清明的好官。





据说当时有一个叫郭世纯的人,此人从小勤奋好学,十年寒窗苦读,后来在崇祯时代考上了乙卯举人,原本可以做一个小官,郭世纯没有什么远大抱负,也觉得很知足。然而不巧的是,此时明朝内忧外患,没过多久,明朝便灭亡了。
郭世纯很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守着自家的五亩三分地,过着生活。到得顺治时代,清朝百废待兴,大量的职位空缺,郭世纯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再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这次竟中了进士,后在康熙时代被授予池州知府。
郭世纯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亲戚朋友都带着礼品来拜访他,就连当地的县太爷,也登门拜访,郭府上下,好不热闹。
不久之后,郭世纯拖家带口,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赶往池州,郭世纯坐在轿子里,听着手下人的恭维,感到很是得意满足,竟有些飘飘然了。
然而俗话说“乐极生悲”,不巧的是,这“悲”很快发生在了郭世纯的身上。到池州上任的途中,须得经过一座深山,据传山中有强盗趁火打劫。郭世纯听着下人们说起此事,并不以为意,认为自己一介知府,岂是一个小小强盗敢劫掠的?当下也不做什么防护,命下人继续赶路。郭世纯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个决定会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果然,就在郭世纯一行人经过一个山坳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伙强盗拿着棍棒刀枪,将郭世纯等人拦了下来。那强盗头子眼看郭世纯排场阵仗如此之大,自然知道郭世纯不是普通人,郭世纯悔不当初,没有办法之下,便拿出了知府的文书玺印,威胁这些强盗若是敢动他,必定遭受灭顶之灾。
强盗头子看到自己劫掠的竟是一介知府,当下心虚了不少,但想到若是放走郭世纯,自己一伙人也必定死路一条,于是把心一横,命人杀了郭世纯及其家眷,仅留下郭世纯之妻和年幼的儿子。




那强盗头子把文书印玺拿在手上,一看自己的样貌特征果然和文书上描述的一般无二,不禁大喜过望,当下心生一计,他与手下们商议,众人都十分兴奋,原来这强盗头子是要冒充知府,到池州上任!
强盗头子到池州上任之后,果真没有人认得出来,日子也过得舒服,但唯一让他苦恼的就是不断有亲朋好友来池州拜访或者投奔。这些老郭家的亲友进了知府衙门就没有出来过――全被强盗杀死在内衙了。在外面,这强盗可能长得挺有一把手的样子,地方上挺信服他的。重要的是,人家把池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训起话、办起事情来头头是道,辖区下没有恶性案件发生、百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年终考核的时候,上级给假知府评了“政理精明”。




但纵使如此,精明的强盗头子还是露出了一个小小的破绽,上级官员对一件事很是不满,池州府的钱粮收齐了,也看着存放在府衙里了,可就是迟迟不愿解送到省里来,但这些小破绽,总算是威胁不到强盗头子的小命。
但百密尚且会有一疏,这强盗头子也一样,瞒天过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郭世纯的一个小舅子发现身边的亲友一去池州不复返,觉得蹊跷,也跑到池州了。他比较精细,没有直接去见姐夫,而是在路上观察知府模样。池州知府竟然不是姐夫,肯定是假冒的。小舅子就寻机混入知府衙门,从被羁押的姐姐那里得知真相,赶紧跑到省里报案。




安徽省衙高度重视,调集重兵杀入池州,围住知府衙门,抓获了假知府真强盗。调查发现,池州府衙内存有白银八万两。据强盗交代,他准备收齐十万两税银后,卷款潜逃,过逍遥日子去,可惜在成功的前夜功亏一篑了。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889bd7b24bfcc2fd2b903286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