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缸的兰乡话染缸


据史料记载,在新石器时代,于越先民开始用葛、麻等野生作 物韧皮纤维纺纱织布,偶称“越布”(越布”这一名称即由此而来)。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布产量逐年上升,例如,越王一次就献给 吴王夫差葛布十万。至汉代,山阴越布曾被列为贡品。三国时,越布 蜚声海外。魏晋南北朝时,葛布、麻布已成为江西百姓主要衣饰,唐 代,越州的交梭白纱、花纱全国闻名,畅销各地。宋代,棉花种植业 传入浙江后,于是,绍兴农村始有棉纱、棉布土纺土织业。明代、成 化年间曾有诗云:“女织有余布,男耕有余谷”,随着生产的发展,越 布的畅销,于是到清代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就出现了印染业。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安宁,当时绍兴城乡炼染业也开 始逐步发达起来,并出现“练色比生邻,凌晨展素镐”的盛况。许多 染坊招收艺徒,雇佣工人,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山阴县还设有官办织染局来掌 管全具纺织印染业。宣统初年,会稽具有民间染坊35家,那时普遍采用“一只淘锅 二根棒,一顶土灶二只缸”的手工生产方式,使用植物颜料染色,当 时农村较为多见的是采用媒染法染靛蓝色。清代时,绍兴除“越布”染色外,又出现丝绸染色。据史料记载, 春秋越国时期,越王勾践把“劝农桑”定为富国裕民国策之一,境内 男女老小努力耕桑,并向鲁国学习丝织技术。至汉代,桑蚕业地位 在畜牧业之上,蚕丝生产也成为会稽农妇主要劳动内容,三国和晋 朝时,会稽蝉丝织绸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隋朝初期,实行“永业桑 田”制、至唐代,越州已成为南方新兴蚕丝缫织业中心,明代万历年间, (1573一1619年)绍兴农村普遍栽桑养蚕,朝廷在绍兴城区设 有“染织局”,向机户低价摊派宫用丝绸织造数。当时,绍兴丝绸重点产地华舍、齐贤镇出现一批染坊,原料已 从用桑柴、豆柴、山扼等天然植物染料,改为纯碱,胰子、石灰等。宣统年间,商品经济发展,绍兴一些丝织高手和名染匠 还聘外出,到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丝坊、染铺传授技艺。民国初期,国外化工染料输入,各染坊逐渐改用进口染料。民 国14年(1925年),绍兴齐贤镇已有宝泰、冈茂、晋昌、漫泰、晋沅等 14家丝绸染坊,有染缸120余只,还有料房达500多家,民国15年 (1926年),张茂德染厂,同德染坊先后在绍兴西廓门外和上虞丰惠 西大街开业。次年3月,染色业同行公会――绍兴具染司业职业大 会成立,时有会员80余人。民国21年(1932年),王和甫在绍兴昌安门外开设震旦恒记染 炼布厂,有资金三万元,产品有各色阴丹士林布,斜纹竹布,各种洋 纱,海昌布,海昌斜纹布,各种光斜布,各种素红标布等近20种,年 加工能力约2万余匹,同年,张茂德染厂已发展到能染五色布达2 万余匹,价值4000元。进入40年代,染坊已遍布各县乡镇,由于这些染坊均以七石 缸作为主要生产工具,“染缸”一词便成为染色业之代称,历久不 衰,延名近代。新中国建立初期,除绍兴市染织厂稍具规模外(年加工棉布1 万余匹),染色业仍多为前店后坊的小型后工生产,其时,绍兴城区 有32家。国家实行棉花统购政策后,随着土布生产减少,不少染坊 相继歇业。 60年代初,多数染色企业因工艺落后,业务清淡、陆续停业。绍兴现代化染色业始于70年代后期,绍兴丝绸印花厂等单位 陆续购置香港、意大利、丹麦、德日等地区和国家产的一整套先进 染色设备,形成机械化。自动化染色体系。进入80年代,绍兴染色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9年底,绍 兴市有印染厂44家,职工数为8188人,产值28207万元,利税 1568万元。在这众多的印染厂中,绍兴丝绸印花厂染色绸,印花绸年产量 达1000万米,在全市同行中名列前茅。绍兴的纺织印染业则形成棉、麻、毛、 化纤门类齐全,纺纱、机织、针织、印染、整理配套成龙的纺织工业 体系。(注)绍兴系越王勾践最早栽种兰花之处,绍兴人又喜爱兰花, 故兰花被命名为绍兴市市花,于是绍兴又有“兰乡”之誉。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8586ae9980d7b09aa3c6af72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