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学艺还是四十不学艺?


一、出处:
1、古时候应该是“三十不学艺,四十不读书”,“四十不学艺”应是现今说法。
2、“三十不学艺,四十不读书”这话的含义有二层:
(1)学习趁年轻,不然时不我待,年轻没学到本事,老了一事无成
(2)老了再学,已经没有精力,记性差了,学不好,也没人会用你。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特别是目前的社会日新月异,不学习会被淘汰。   
3、《吕梁英雄传》三一回:“人过三十不学艺,老了,手脚也不灵便了,叫人家年轻人们闹吧! ”
二、古代和现代意思:
1、根据"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总结说法:我国古代人的寿命很短.一般以六十花甲子确定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才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所以根据这个计算的一生,三十岁之前为立业的时期,到了四十岁就"一通百通,不会再有疑惑,到了五十岁就看到天命了。故人过了三十就不应该再学艺了,而是应该强固已经创立的基业(包括事业与家庭),即"守业""阶段。
2、“艺”是指早年间养家糊口的手艺,比如戏子,术士,木匠,厨子等等。过去没有职业教育,没有再就业培训,而且传统技艺讲究师傅言传心授手手相传,加上徒弟的天资禀赋,还要日积月累,才能“技止此尔,唯熟也。”人到三十岁之后,就很难再去学一门手艺或者转行学新的手艺,因为这个时候,基本上有家有子,再去学习新的东西都有所牵绊和顾忌。
3、如今的“艺”也可以指一些休闲拓展的本事,这是随着人们思想的发展转变而使字的意思有了比以往有更多的意思。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6岁,百岁长寿老人也有很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寿命还会继续延长.“人过三十不学艺”也用来劝年轻人少壮早努力。
4、在今天,三十岁正是博士、博士后们拼搏攀登科学高峰的黄金时间。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也是此年龄段的科学家们创造出来的。许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年过三十后才刻苦学研攀上高峰的。
5、在高科技的当代,“终身学习”已成为西方流行的共识。识时务者为俊杰,年轻人理应持之以恒,千万不可心志早衰,半途而废,抱憾终身。

拓展内容:
1、终身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热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1)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广泛性
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灵活与实用性
现代终身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参考资料:
学习_百度百科

”三十不学艺“是古代的一句谚语,具体来源不可考究,这个“艺”是指古代类似与厨子,屠夫以及其他手工业者的相关技能,“三十不学艺”就是三十岁以后不再去学技艺,因为古代人寿命短,三十岁已经过了身体素质最好的阶段,那个时候学技术是不值得的。
现代的话就是说三十岁以后不去学其他本领,因为不如接着钻研现有的技能收益高。

扩展资料:
“三十不学艺,四十不改行”说的就是要在一个方面继续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853edb195628ca2d4066d404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