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大理诗人潘正伟先生乡土气息情结的作品是哪些?


《故土当年 》
我自痴迷吟诗作,
是非成败任日落。
大道之行漫无边,
理真情挚堪比天。
千年苍洱悠悠静,
古街古道古风韵。
诗情画意谱经纬,
人心自在净如水。
附注:
从读小学开始,作文就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当年比较有意思的事是大家写作文时,感想时常“不约而同”,有一次,我班有十余个同学写作文时,都写了同一个场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头毛驴在吃生产队田里的玉米,然后每个同学的做法都是相似的,立即制止了这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风趣地说:“昨天是毛驴节吗?有那么多的毛驴出来溜达!”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小学写作文时的粗心大意,闹出的笑话,更是难以忘却。“猴子”在同学心目中是有名的马大哈,那时农村缺衣少粮的,大家都瘦精干巴的,班上的小林同学更是精瘦中的极品,两眼深陷,但目光炯炯,嘴唇前突,下巴犹尖,举手投足之间恰像一只猴子,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猴子”。乱起绰号当年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在小伙伴们、同学们发生矛盾,引起争吵时,大家都以骂绰号来解气。
有一天在语文课上,王老师叫了一位同学朗读“猴子”的作文,“猴子”的作文一般情况下不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讲,我满腹狐疑。只听这位同学读道:“昨天下牛,我爸让我去打半斤白酒…”一句话还没念完,同学们已笑得人仰马翻,原来“猴子”一惯写字粗心大意,把下午的“午”字写出了头,变成了“牛”字,当然,下牛也讲得通,生小牛犊嘛,但是同学们都是一个村的,知道他家根本没有养牛,所以都明白是“猴子”写白眼字了。
同学们笑得差不多的时候,王老师让“猴子”起来回答是怎么回事,早巳满脸涨红的“猴子”怯怯地站起来,脑袋耷拉着,弱弱的说:“用力过猛,出头了。”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
小学毕业后,我考入祥云一中,成了我们村第一个入城读书的初中生,后来我又成了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猴子”没考取初中,跟着他叔叔远走他乡去做“小炉匠”,所谓的“小炉匠”,就是当年外地人对老家祥云县一些从事土法补锅、土法铸造碗盆汤勺行业人的蔑称。今天我对“小炉匠”却是情有独钟,那个年代,数量有限的锅碗瓢盆对每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都是精贵无比,年复一年的修修补补,反复使用,是每一个家庭生活的基本准则,祥云老家的“小炉匠”们,用单薄的肩膀挑着沉重的工具,风餐露宿,走村串户,用他们精巧的手艺,修复了千千万万的破锅烂盆,给千家万户带去了欢声笑语,也用辛勤耕耘的汗水,浇筑了属于自己的尊严。祥云“小炉匠”、“补锅匠”们“向外闯”、“找出路”的古朴理念,一直深深启迪着祥云县各行各业的人们,影响着祥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去年夏天,“猴子”回乡,硬要约聚,离别三十多年,见到“猴子”时,我已认不出他,“猴子”已变得肩阔腰粗,声壮气粗,讲略带广东韵味普通话。原来“猴子”当年与他叔叔,挑着补锅行当,一路补到了广东,后来凭着精湛的补锅手艺,事业做大做强,在广东开厂办厂,都成大老板了。
酒过三巡,“猴子”喘着粗气,直望着我:“老潘,我俩个都是当年的第一,你正数第一,我倒数第一…”我立马止住“猴子”,我知道他想说什么,“猴子”没读过多少书,他一直为此耿耿于怀,我说:“还做不做兄弟?”“猴子”顿了一下,仰头一杯白酒一饮而尽,我想阻止却是来不及,他倒提杯子:“你瞧是不是兄弟?”我也是心潮起伏,左手搂住“猴子”肩膀:“当年情,谁能忘?不联系,不代表忘记。我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老板,但那些都是浮云之事,不管怎样,活出个人样才是正道,你我…”我还没说完,话已被“猴子”打断:“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那一夜,“猴子”醉了,我也醉了!

此作品正常阅读是,我们不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但竖着读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时,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我是大理千古诗人”,当然,这以其说是诗人的一种狂妄,不如说是一种自信的表达。
此作品不仅艺术境界高远,而且乡土气息浓郁,不知此回答大家是否满意?谢谢。

最能体现大理诗人潘正伟先生乡土气息情节的作品有很多,如: 《故乡情浓》,《悠悠乡愁》,《乡关恋恋》,《滇皂荚之爱》......潘正伟,笔名大理潘正伟,云南祥云人,2008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现《大理文艺》首席主稿人,《西南文学选刊》特约撰稿人。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a5147f04f4ce80b6764f833 [复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