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为何陕西人钟爱吼秦腔?


西周时期,羌族不断被华夏文化所同化,最后加入到汉族的行列。东汉二二百多年,这种趋势尤其增加。当时很多 华夏人民都出身于羌族,例如姜太公就是羌族部落出身。由于羌民剽悍,统治者对于羌族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政策,更是 加剧了这种趋势。不能加入汉族的羌民则被迫流落至四方以及今天泰国和西藏一带,成为今日泰国的主要居民。

到达西藏的羌民则成为后来唐代的吐蕃,后来又演化为今天的藏民族。陕西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各种民族都在不断的冲突中磨合,滚雪球,造就了今日汉民族大家庭。陕西人民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战国时期,赵王与秦王黾池之会,吝相如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为乐,”也就是用筷子敲击瓦罐,而这个瓦罐就是后世秦腔乐器的原型,以竹棒敲击发音,今天叫做“打板”,是今日秦腔戏剧最常见的打击乐器。

秦腔在古代是梆子戏的一种,由于关中为八朝首都的关系,秦腔也就成为各种地方戏剧之源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唱戏像吵架”也反映了秦人性格豪放不羁的一方面。秦腔表演艺术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用载歌载舞来形容。即使是简单的走场子(表现走路),也不会只是垂着两手转圈,而是边走边手舞足蹈,可以称之为载歌载舞。由于关中人疾恶如仇的性格,所以反映正义战胜邪恶内容的曲目尤其受到欢迎,成为具有永恒价值的保留节目,常演不衰,例如周仁回府、劈山救母、血泪仇等。
唱段句末拖很长的甩腔,是秦腔的又一个特点。在甩的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假声,从而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陕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唱上几句秦腔,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反映初民的喜怒哀乐的艺术,也反映了关中人源于少数民族心理感情的民俗风情。

我不是陕西人我是甘肃人,不过对于秦腔的热爱都是相同的。小时候爷爷特别喜欢听秦腔,我倒是不怎么喜欢,有时候咿咿呀呀根本听不懂在唱什么。不过现在长大了,突然就喜欢上了秦腔,因为它实在是一种神奇的艺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已经成为了一朵艳丽无比的鲜花在艺术的花园里绽放。它大气磅礴,比如铡美案中的包拯,忠保国中的定国公,高亢雄烈的唱腔中,包含的是一种正道之气的浩然,是对不屈生命和灵魂的歌颂。梆子声唢呐声二胡声一响,那种浓浓的氛围立马就营造起来了。一句:“太平年间把荣享”,甚至会让你也有一种想把它唱出来的冲动,余音绕梁,动人心魄。这是秦腔的魅力。另外,秦腔不一定都要吼,它同样可以如流水一般轻柔婉转,很多女声是极其的优美动听,如春风拂面,花香扑鼻。让你明白原来美不一定可以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绝对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xiehouyu/a/768167615ba1b35a05f01f41 [复制]

猜你喜欢